涵虚阁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标名。

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

肯羡五湖归范蠡,未饶三径隐渊明。

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画阁高耸连接百丈城墙,它映照虚空理应无愧于它的名称。
门前的柳树与旗帜同色,座位上的琴声混杂着佩环的声音。
岂会羡慕范蠡泛舟五湖,也不及陶渊明在田园隐居。
我来的时候正是雨后初晴,山影和波光分外清晰。

注释

画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雉城:古代城墙单位,每雉约合一丈五尺。
涵虚:映照天空。
标名:名称或声誉。
柳色:柳树的翠绿颜色。
旗色:旗帜的颜色。
琴声:琴的弹奏声。
杂佩声:佩饰碰撞发出的声音。
五湖归范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后泛舟五湖隐退。
三径隐渊明:陶渊明辞官归隐,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说。
初晴:雨后放晴。
山影波光:山的倒影和水面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画阁,坐落在百雉之城中,其名"涵虚"寓意深远,仿佛与天空相融合,实至名归。阁前的柳树与旗帜交相辉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而阁内的琴声与佩环声交织,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诗人并不羡慕范蠡泛舟五湖的隐逸生活,也不愿像渊明那样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而是欣赏着雨后初晴的美景,山影与波光在眼前分外清晰,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对涵虚阁所处环境的喜爱和对淡泊名利生活的赞赏。

收录诗词(25)

富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弼承索近诗复贶佳句辄次元韵奉和诗以语志不必更及乎诗也伏惟一览而已(其二)

赋分萧条只自如,生平常向官情疏。

亡功每叹孤明主,得谢何妨作老夫。

官品尚叨三事贵,世缘应信一毫无。

病来髀肉消几尽,尤觉阴阳系惨舒。

形式: 七言律诗

定州阅古堂

朔方之兵,劲于九土。尤劲而要,粤惟定武。

兵劲在驭,用则罴虎。失驭而劲,骄不可举。

曰保曰贝,闭壁连阻。武爵新守,束手就虏。

皇帝曰噫,汝武曷取。有敝必革,以儒于抚。

公来帅定,始以威怒。有兵悍横,一用于斧。

连营怛之,胆栗腰伛。既惧而教,如餔如乳。

以刺以射,以钲以鼓。无一不若,师师旅旅。

列城自刺,靡不和附。阴沴为梗,降此大雨。

大河破泄,在河之浒。民被黜垫,田入莽污。

流离荡析,不得其所。公戚曰吁,予敢宁处。

乃大招来,乃大保聚。乃营帛粟,寒衣饥茹。

民归而安,水下孰禦。强弱死生,由公复虑。

曰义曰仁,震肃春煦。合和蒸天,天顺以序。

公境独稔,爰麦爰黍。公俗独乐,夫耕妇杼。

人虽曰康,公亦奚豫。谓此一方,民与兵具。

务剧任重,稽古其裕。人皆谓公,与古为伍。

公文化民,公武禦侮。何思古人,公不自许。

遂择奇匠,绘于堂宇。列其行事,指掌可数。

前有古人,在我门户。后有来者,依我墙堵。

斯堂勿坏,有堂有故。堂之不存,来者曷睹。

宏乎焕乎,千载是矩。

形式: 四言诗

句(其一)

遗德被生民。

形式: 押[真]韵

府舍西轩作

昔年曾作潇湘客,憔悴东秦归未得。

西轩忽见好溪山,如何尚有楚乡忆。

读书误人四十年,有时醉把阑干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