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夫表

臣夫在狱十六年,家有老亲八十九。

臣妻置妾未相见,旅舍凄凉誓同守。

欲归则弃夫,欲留则违舅。

弃夫断饘粥,违舅阙箕帚。

臣愿代系狱,放夫暂回首。

生当还囹圄,死得瘗陇亩。

此疏不忍读,读之血盈斗。

弥留始解网,覆盆既已久。呜呼!

夫忠臣,妻烈妇,可与苏张三不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臣夫表》是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担当。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亲情与爱情的抉择时的痛苦与挣扎。

首先,诗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困境:“臣夫在狱十六年”,丈夫长期被囚禁,家中却有年迈的老母亲和尚未见面的妾室等待照料。这种境遇下,妻子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新婚的妻子,还是离开丈夫去尽孝道。这种抉择的艰难,通过“欲归则弃夫,欲留则违舅”一句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妻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弃夫断饘粥,违舅阙箕帚”。她深知,如果选择离开丈夫,就意味着断绝了对他的供养;而如果为了尽孝而离开,又会违背对丈夫的承诺。这种内心的挣扎,使得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谴责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妻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臣愿代系狱,放夫暂回首。”她愿意代替丈夫承受牢狱之苦,让丈夫能够暂时回家,与家人团聚。这种牺牲精神,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厚爱意和对家庭责任的强烈担当。

最后,诗人以“生当还囹圄,死得瘗陇亩”表达了妻子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团聚的希望。这不仅是对妻子情感的深刻描绘,也是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道德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面对家庭伦理冲突时的坚韧与牺牲精神,以及对爱情与亲情的深刻理解。尤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一主题表现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吊南塘

副将军,在南郡,杀倭全用鸳鸯阵。

大将军,在蓟门,阅兵争跳龙虎屯。

结发从戎无不可,筹边更重北门锁。

万里长城背朔方,伏波只看飞鸢堕。

江陵已没二华亡,倚剑悲歌古战场。

白袷角巾归第日,路人谁识戚南塘?

惟有白头旧部曲,西风落日叹《烧荒》。

形式: 古风

嘒鸾火

贵妃方辞坤宁去,选侍旋向乾清住。

封后封妃许不许,手提哥儿咄咄语。

防微杜渐争移宫,专制垂帘事不同。

先皇末命犹在耳,嘒鸾一火何匆匆!

雉经入井传闻异,保全母子无他意。

宫闱骨肉贵调停,难将国事行家事。

诸君莫争郑与李,奉圣夫人又至矣!

形式: 古风

赵高传

委鬼当头坐,茄花满地红。

赵娆曹节私相通,老祖太太配公公。

月华门前车斗风,涿州道上马游龙。

内操挝鼓鸣刀弓,犴狴流血朝班空。

祠堂昭德兼崇功,干儿义子多如虫。

读史至此惟三叹,殆哉岌岌将作难!

满朝弹章君不见,中宫独看《赵高传》。

形式: 古风

思陵痛

思陵在位十七载,四海分崩成瓦解。

去年失楚今失秦,大梁水决武昌焚。

虎豹九关谁与守,三军倒戈百姓走。

君王仗剑死煤山,母后宫中殉玉环。

桐棺一寸道旁置,故老行人多掩涕。

入庙应呼十四皇,儿家何罪致天亡?

新鬼号咷旧鬼哭,钟虡惨裂灯无光。

高勿哀,文勿怒,自古兴亡有天数,顺处得来顺处去。

君不见宋家遗骨瘗冬青,昌平郁郁松楸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