嘒鸾火

贵妃方辞坤宁去,选侍旋向乾清住。

封后封妃许不许,手提哥儿咄咄语。

防微杜渐争移宫,专制垂帘事不同。

先皇末命犹在耳,嘒鸾一火何匆匆!

雉经入井传闻异,保全母子无他意。

宫闱骨肉贵调停,难将国事行家事。

诸君莫争郑与李,奉圣夫人又至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嘒鸾火》由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描绘了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以及对皇室成员情感的微妙处理。尤侗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更迭和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首先描述了贵妃离开坤宁宫,选侍则迁入乾清宫的情景,暗示了权力的转移。接着,通过“封后封妃许不许”的疑问,反映了宫廷内部对于权力分配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随后,“手提哥儿咄咄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某个关键人物在权力争夺中的紧张情绪,通过“哥儿”这一细节,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防微杜渐争移宫,专制垂帘事不同”两句,揭示了宫廷内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权力的争夺和调整。同时,也体现了宫廷内部管理的精细和复杂性。

“先皇末命犹在耳,嘒鸾一火何匆匆!”这两句表达了对先皇遗愿的尊重,同时也感叹于宫廷内部权力更迭的迅速和不可预测性。其中,“嘒鸾一火”可能象征着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和紧迫。

接下来的“雉经入井传闻异,保全母子无他意”,描述了宫廷内部为了保护母子安全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可能引起外界的误解或非议,但其背后的目的在于保护家庭成员的安全。

“宫闱骨肉贵调停,难将国事行家事”强调了宫廷内部在处理家庭关系时的谨慎和复杂性,以及在国家大事面前,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的相对次要地位。

最后,“诸君莫争郑与李,奉圣夫人又至矣!”一句,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了诗歌,提醒大家在宫廷权力斗争中,应当避免过分争执,因为新的权力中心即将出现。

整体而言,《嘒鸾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末清初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宫廷生活的微妙之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宫廷政治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赵高传

委鬼当头坐,茄花满地红。

赵娆曹节私相通,老祖太太配公公。

月华门前车斗风,涿州道上马游龙。

内操挝鼓鸣刀弓,犴狴流血朝班空。

祠堂昭德兼崇功,干儿义子多如虫。

读史至此惟三叹,殆哉岌岌将作难!

满朝弹章君不见,中宫独看《赵高传》。

形式: 古风

思陵痛

思陵在位十七载,四海分崩成瓦解。

去年失楚今失秦,大梁水决武昌焚。

虎豹九关谁与守,三军倒戈百姓走。

君王仗剑死煤山,母后宫中殉玉环。

桐棺一寸道旁置,故老行人多掩涕。

入庙应呼十四皇,儿家何罪致天亡?

新鬼号咷旧鬼哭,钟虡惨裂灯无光。

高勿哀,文勿怒,自古兴亡有天数,顺处得来顺处去。

君不见宋家遗骨瘗冬青,昌平郁郁松楸树。

形式: 古风

民谣

急丈田,长洲县。田几何,百馀万。奉部文,一年限。

朝廷丈田除浮粮,浮粮若除须补亡。

下跨河水上山冈,菜畦菱荡都抵当。

插旗四角周中央,男奔女走群慞惶。

上官督县令,县令责里正。

里正不识弓尺寸,转雇狙狯代持筹,长短方圆一手定。

一手定,一手更。私田缩,官田盈。

移重挪轻无不有,田主瞠眼不敢争。

县家覆丈岂能遍,但取溢额可考成。

急丈田,限一年。官经票,吏索钱。

官田未见增什一,民钱已闻费万千。

君不见一县图书七百四十一,日造黄册堆积高于山。

形式: 古风

蓟州小病

及予回马首,犹尔滞渔阳。

一病家千里,孤灯泪万行。

道途横枳棘,天地日冰霜。

苦忆柴门卧,山妻检药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