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野狐岭

回首野狐岭,山川地势高。

中都开堡障,纳钵隐堂坳。

帝业雄三辅,王师蕴六韬。

秋风淮海上,黎庶望旌旄。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过野狐岭》描绘了诗人回望野狐岭时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感慨。首句“回首野狐岭,山川地势高”以回头远眺的角度,展现出野狐岭山峦叠嶂,地形险峻的特点。接下来,“中都开堡障,纳钵隐堂坳”暗示了此处曾是军事要塞,堡垒林立,而纳钵堂则可能象征着隐秘的军事基地或庙宇。

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及“帝业雄三辅,王师蕴六韬”,将野狐岭的历史与古代帝王的基业和军事智谋联系起来,强调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最后,“秋风淮海上,黎庶望旌旄”描绘出秋风吹过淮海大地,百姓期盼看到朝廷军队旗帜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福祉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野狐岭的地理形势和历史背景,寓含了对过往辉煌和未来安宁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明朝文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送戴孟韫侍宦桂阳

送君岭南去,最喜桂阳州。

紫翠千峰晓,嵌岩万籁秋。

公庭如水静,书屋傍云幽。

五马辉光处,娱亲足胜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跋黄仲言录建士死节事实后

逝者不可作,佳名今尚存。

圣恩优死节,王事见忠魂。

愧我咨询后,怜君道义敦。

孰能斩奸佞,酹酒荐寒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曾云巢万里长江图

历历东南景,平生万里游。

江光连海远,岚翠近天浮。

小艇烟林暮,群鸦野树秋。

乱离犹看画,吟思绕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连江舟行十首(其一)

避濑沿崖曲,凭危缆树高。

浊斯聊濯足,深矣讵容篙。

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

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