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鹅湖佛智长老

十年光景一回头,闻住鹅湖且六周。

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

报恩香篆云山晓,传法心涵水月秋。

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的《寄鹅湖佛智长老》。诗中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修行的深刻寓意。首句“十年光景一回头”,以十年为时间跨度,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接着,“闻住鹅湖且六周”则点明了地点,鹅湖成为诗人情感寄托之地。

“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堂上的雷鸣象征着佛法的宏扬,而鼎中龙伏则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外兼修,以及达到精神境界提升的美妙体验。

“报恩香篆云山晓,传法心涵水月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报恩与传法是修行的重要内容,诗人以清晨的云山和秋天的水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修行者在自然界的启示下,内心得到的平静与智慧的传递。

最后,“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但仍心系修行,渴望像扁舟一样在烟波浩渺的江河中自由航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会黄正臣

北山亭上共看书,少壮相逢气尚粗。

乐事每闻高义长,病文尝借远烟涂。

樽罍且慰人离合,龟鉴应知我有无。

蟋蟀在堂年又晚,欲邀乡语负寒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雪中泛舟

云汉双眸冷,瑶池两桨轻。

六花来酒面,万霰作蓬声。

虚实终何有,高低已混成。

拿舟缘此景,岂为戴君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

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

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

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书怀呈同志

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

独来还得侣,相照即忘形。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

递年何所乐,终日醉遗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