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诗十二首(其六)

元钧运洪炉,昼夜不少停。

万物更相禅,一气纷异形。

驹掇出灶下,久竹为青宁。

孰知范氏牺,晚就南亩耕。

至人友造化,逝与一世冥。

善恶故不屑,宠辱何足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咏古诗十二首》之一,名为“其六”。诗中以“元钧运洪炉”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通过“昼夜不少停”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永恒流动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接下来,“万物更相禅,一气纷异形”,进一步阐述了万物从同一根源分化出各种形态的自然规律。随后,诗人以“驹掇出灶下,久竹为青宁”为例,巧妙地将抽象的自然法则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驹”和“久竹”的变化,暗示了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

“孰知范氏牺,晚就南亩耕”,这里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那些虽身处高位却能放下身段,回归平凡生活的人的赞美。诗人借范氏之例,强调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至人友造化,逝与一世冥。善恶故不屑,宠辱何足惊。”诗人将自己视为“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超脱于世俗的荣辱得失之外。这种超越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道德价值和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咏古诗十二首(其七)

东游沧海滨,回首面大荒。

豁达三齐风,连山郁苍苍。

在汉田横氏,不忍南面王。

磊落五百贤,从死忽若亡。

壮士不必成,令名固为长。

异体同一心,万年尚耿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古诗十二首(其八)

天道不可闻,自昔孔子徒。

籍籍秦汉间,将非愚且诬。

大河决东郡,火德以为符。

哀哉冀州壤,兆民散为鱼。

公孙虽前觉,执政疾鲁儒。

世无异物神,终竟遗泥涂。

形式: 古风

咏古诗十二首(其九)

苌弘谋周室,愤血死犹碧。

子胥殒吴门,江水为之逆。

精能动天地,忠不谕两国。

九鼎既西逝,姑苏亦东侧。

偷容习为俗,万世未遽易。

形势驱使然,生民岂恶直。

形式: 古风

咏古诗十二首(其十)

麒麟不可羁,安得书春秋。

凤凰云难致,孰使鸣岐周。

无田于甫田,岁月忽已遒。

如非行迈谋,自宜道路脩。

安知吹鸣律,燕谷成良畴。

不见托秋驾,昆墟亦能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