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

学语雏莺在柳阴,临行呼出翠帷深。

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

趁著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

岭梅不用催归骑,截?须防旧所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的诗句。

“学语雏莺在柳阴”,这是描绘初学说话的小鸟在柳树下鸣叫的情景,通过这种生动形象传递出一种亲切温暖的氛围。"临行呼出翠帷深"则表达了临别时刻对深闺中的美好记忆或情感的呼唤,这里的“翠帷”指的是精致美丽的床帐,象征着私密而温馨的空间。

"通家不隔同年面,得路方知异日心"表达了在共同成长的岁月中,即便是家与家的距离也不曾隔绝彼此,而当人各自有了道路和方向时,才会发现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多么不同和神秘。

"趁著春衫游上苑,要求国手教新音"则透露出诗人在春日穿着轻薄衣衫,游走于花园中,寻求国手(这里指的是技艺高超的人)来指导新的声音或是音乐的意愿。这样的描写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岭梅不用催归骑,截?须防旧所临"这几句话则显得有些模糊,因为“截?”这个字在这里看起来并不通顺。如果是“岭梅不用催归骑,静处须防旧所临”,那么这句话就意味着即便是山间清幽的梅花也不必急于催促归去之马,而是在安静的地方要警惕曾经到过的地方,即对过去的情感或经历保持警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美好记忆以及个人成长变化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一)

我见异人,且得异书。挟书从人,何适不娱。

罗浮之趾,卜我新居。子非玄德,三顾我庐。

形式: 四言诗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二)

旨酒荔蕉,绝甘分珍。虽云晚接,数面自亲。

海隅一笑,岂云无人。无酒酤我,或乞其邻。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三)

将行复止,眷言孜孜。苟有于中,倾倒出之。

奕奕千言,粲焉陈诗。觞行笔落,了不容思。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其四)

丱妙侍侧,两髦丫分。歌舞寿我,永为欢欣。

曲终悽然,仰视浮云。此曲此声,何时复闻。

形式: 四言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