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西山道中》由明代诗人冯琦所作,描绘了作者在西山行进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悟。
首先,“休沐属良辰,招邀尽吾党。”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情境,正值休息日,诗人邀请好友一同前往西山,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开的一段自然之旅。
接着,“晤言山中人,兼有濠间想。”诗人与山中之人交谈,心中却浮现出庄子“濠梁之辩”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这种超越现实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
“瞻彼已超忽,去此复怅惘。”诗人眺望远方,感到既超脱又有所遗憾,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当前生活的复杂心情。
“行行出谷口,原田何莽莽。”随着行进,诗人走出山谷,广阔的田野映入眼帘,展现出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微雨洒然至,林樾增萧爽。”突然,细雨飘落,为山林增添了一抹清凉与宁静,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
“兴来发高唱,丘壑传馀响。”诗人在美景激发下,情不自禁地高声歌唱,其歌声在山丘与山谷之间回荡,余音袅袅。
“遥见采樵人,不得讯所往。”远处,采樵人忙碌的身影引起诗人的注意,但因距离遥远,无法得知他们的具体去向,这一细节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白云深复深,何处留真赏。”最后,诗人感叹于白云的深远,思考着真正的欣赏与感悟应如何在自然之中寻得,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西山行进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