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偶书(其二)

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

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秋风忽然变得凄凉,明亮的月亮洒下清冷的光芒。
有客人不知从何处而来,身着兰花装饰的芙蓉衣裳。
他弹奏起悲伤的琴声,夜晚寂静,山色深沉。
这位善解人意的乐师,引领我前往那未知的远方。
在醉意中,他看透世间万物,用手托腮,唱起了沧浪之歌。

注释

凄厉:形容秋风寒冷刺骨。
皎月:明亮的月亮。
兰佩:兰花装饰。
芙蓉裳:以芙蓉花为图案的衣裳。
哀弹:悲伤的琴音。
苍苍:形容山色深沉。
可人者:令人愉快的人。
无何乡:指未知或虚无的远方。
醉中:在酒醉的状态中。
沧浪:可能指《沧浪歌》,一种古老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伤的夜晚场景。开头两句“西风忽凄厉,皎月流素光”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西风凄厉,给人一种秋天的凉意,而皎洁的月亮则洒下清冷的光辉,为夜色增添了一抹淡雅之美。

“客从何方来,兰佩芙蓉裳”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好奇心态,同时也描绘出了一个优雅的女子形象,她可能是一个旅人,或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兰佩和芙蓉裳都是美丽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于审美的追求。

“挥琴发哀弹,夜寂山苍苍”则转向了音乐与自然之声的结合,哀伤的琴音在静谧的夜晚回响,与深邃的山林交织成一幅画面。这里既有诗人的情感抒发,也有对夜景的描绘。

“可人者曲生,挽我无何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可爱之人的思念,以及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归宿,但又感到迷茫。

最后,“醉中眇万物,拄颊歌沧浪”则描绘出诗人饮酒至醉,视线模糊,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也变得淡然。拄颊,即手持酒杯,而歌沧浪,则是在醉意中对抗一切的豪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情善感、又不失豪迈的诗人形象。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南窗偶书(其三)

毛颖轻俗子,孔方疏吾曹。

未须奴事钱,正可仆命骚。

持此将安之,聊足以自豪。

向来与诸儒,尚论夔与皋。

此言终当酬,时命不我遭。

欲语恐惊纷,卑之无甚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南窗偶书(其一)

吾徒例迂疏,与世自少可。

不工口嗫嚅,正坐胸磊砢。

折腰迂人情,高论常轗轲。

归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

琴尊日多暇,未觉此计左。

秋风挟佳月,流光侑孤坐。

持觞酹伯伦,彼豪真蜾蠃。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客有致鸂鶒者

沙禽有鸂鶒,偕老矢靡他。

语语浴晴渚,处处眠春莎。

三生爱欲牵,不避弋者罗。

双笼致厓下,穷蹙愁相睋。

吾将逸之归,如此红裳何。

方池尺有咫,亦足供逶迤。

眷言树之栅,结屋如渔蓑。

相攸奠尔居,谨勿思江河。

岂但林外鸠,晴雨不我讹。

人斯其视斯,妻柔而夫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春日杂兴(其一)

渔翁樵叟自行藏,裹饭过从乐未央。

扑满自缘钱作祟,鸱夷聊以酒为乡。

老来愿弃人间世,病去欲荒墙下桑。

黄犊不嫌人日雨,村村犁晓绿微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