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山间人家的壮丽景色与军事布局,展现了浓厚的边防意识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首句“赤涧蟠双阙,青山壮一门”以“赤涧”与“青山”对比,形成鲜明的画面感,双阙(宫殿的门楼)与壮丽的山门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示了山家所在之地的战略重要性。
“放歌游远目,箕踞得高原”则描绘了人们在高处放声歌唱,尽情眺望远方的场景,同时以“箕踞”(一种随意的坐姿)形象地表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前文的壮丽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豪迈而又闲适的氛围。
“地险劳天设,边戈厌日屯”进一步强调了此处地理位置的险要,以及长期驻守的必要性。通过“天设”一词,表达了自然环境对于防守的天然优势,而“边戈厌日屯”则体现了边防军士的辛劳与坚守,日夜不息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最后,“庙谋新控扼,万里可雄吞”表达了对当前策略的肯定与对未来局势的乐观预期。庙谋(朝廷的决策)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控制手段,意味着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掌控更广阔的区域,展现出对国家领土完整和扩张的雄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通过对山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人民的坚韧与智慧,以及他们对于国家统一与安全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