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㔶十五章(其十一)

足音答答来,多在雪楼下。

尚忆附爷耳,指问壁间画。

形式: 古风

翻译

脚步声滴滴答答地响起,大多在雪楼之下。
还记挂着靠近爷爷的耳朵,指着墙壁上的画询问。

注释

足音:脚步声。
答答:形容脚步声清脆。
雪楼:可能是一座有雪景或与雪相关的楼阁。
尚:还。
忆:回忆。
附:靠近。
爷:这里指长辈,可能是爷爷。
耳:耳朵。
指问:指着并询问。
壁间画:墙壁上的画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足音答答来,多在雪楼下",通过轻柔的脚步声,诗人暗示了有人悄悄走近,可能是在雪楼(可能是书房或居所中的一处)内。"尚忆附爷耳,指问壁间画",则回忆起那个人曾经亲近地贴近长辈(爷),询问挂在墙壁上的画作,展现出家庭中的亲密互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寓含着对亲人记忆的怀念和对亲情的深深眷恋。辛弃疾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体现了他作为南宋词人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哭㔶十五章(其十)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哭㔶十五章(其九)

中堂与曲室,闻汝啼哭声。

汝父与汝母,何处可坐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哭㔶十五章(其八)

泪尽眼欲枯,痛深肠已绝。

汝方游浩荡,万里挟雄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哭㔶十五章(其六)

笑揖索酒罢,高吟关关鸠。

至今此篇诗,狼籍在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