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烟客附舟入北赴袁辽抚招因赠

舟发石头城,初报故人至。

故人故乡来,千里惊喜浑如梦寐里。

金陵三月柳如丝,呼酒同君醉莫辞。

风尘满面未须洗,便复挂帆共北飞。

君来曾几日,我别忽经年。

不愁井里荒松菊,惟愁天地有风烟。

君才自是天生者,何能局龊困椠铅。

一编黄石书,三尺青萍锷。

胸中甲兵万队生,腰间风雨双龙跃。

一顾应酬国士知,千金肯负平生诺。

榆关昨夜传消息,当关有人虏辟易,谁云甲兵满万不可敌。

特自需君借箸筹,知君谈笑取封侯。

不然直斩胡头献,天子功成不受分。

茆玺拂衣仍作鸱夷,游五湖,长与烟波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李孙宸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为主线,描绘了友人从远方归来,两人相聚饮酒、畅谈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未来共同奋斗的期待。

首句“舟发石头城,初报故人至”,点明了友人归来的背景,石头城象征着友人远行的起点,而“初报”则暗示了友人归期的喜悦与期待。接下来,“故人故乡来,千里惊喜浑如梦寐里”,表达了重逢的惊喜之情,仿佛梦境一般虚幻而美好。

“金陵三月柳如丝,呼酒同君醉莫辞”,描绘了相聚时的场景,春日的金陵,柳絮飘扬,两人举杯畅饮,享受相聚的欢乐。随后,“风尘满面未须洗,便复挂帆共北飞”,虽历经风尘,但友情的力量足以驱散一切疲惫,两人决定再次启程,共同北上。

“君来曾几日,我别忽经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舍。“不愁井里荒松菊,惟愁天地有风烟”,诗人以自然景象比喻,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君才自是天生者,何能局龊困椠铅”,赞美友人的才华横溢,认为其才能不应被世俗所束缚。“一编黄石书,三尺青萍锷”,以黄石公授书和赵佗佩剑的典故,象征友人拥有深厚的学问和勇猛的气魄。

“胸中甲兵万队生,腰间风雨双龙跃”,形容友人心怀壮志,如同身披战甲、腰佩双龙的勇士,充满力量与激情。“一顾应酬国士知,千金肯负平生诺”,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忠诚的赞誉。

“榆关昨夜传消息,当关有人虏辟易,谁云甲兵满万不可敌”,通过榆关的消息,暗示友人将面临挑战,但坚信凭借智慧和勇气,能够克服困难。“特自需君借箸筹,知君谈笑取封侯”,期待友人在关键时刻发挥智谋,取得功名。

“不然直斩胡头献,天子功成不受分”,表达了对友人英勇行为的期待,即使不能直接建功立业,也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茆玺拂衣仍作鸱夷,游五湖,长与烟波逝”,最后两句以隐居江湖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无论成功与否,都能保持高洁品质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描绘,也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共同奋斗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发石头城

春江水满石头城,三月桃花照眼明。

杨柳枝枝拂官渡,榜人欲发还自停。

白云一片燕山远,迢迢客路如蓬转。

不堪回望金陵山,况复庾关望不见。

形式: 古风

燕子楼

古春年年长不老,春山浥露空芳草。

双翘翠羽为谁扬,泪寒罗袂惊秋早。

楼前夜夜满空月,孤鸾露啼商丝歇。

芙蓉萎绝木兰摧,安得牡丹春后发。

有客春来自洛阳,高冢传闻长白杨。

绿珠岂爱坠楼死,韩朋无地托鸳鸯。

十年深意向谁语,黄泉未晚相随去。

寄语题诗白舍人,休更蛾眉问黄土。

形式: 古风

同烟客登太白酒楼次黄泰泉宫詹韵

高楼临河增硉兀,河光一片青天出。

我来不尽怀贤心,长空濛濛烟拂拂。

风流旧事忆千年,解裘曾向酒家眠。

不知采石江头月,何似金莲午夜天。

宝床宫锦今何在,片月年年照东海。

极目鲸波万顷春,安得随君钓巨鳞。

形式: 古风

冯节妇诗为陆工部作

君不见,红槿终朝媚艳阳,贞柏千秋傲霜雪。

铅华过眼成灰尘,谁与岁寒留劲节。

烈哉少小冯家妇,初生连理风吹折。

连理折兮枝复萎,寄生空长女萝丝。

孤干经春枯不发,女萝新浥露华滋。

鸾镜沈来俄老丑,一生形影同灯守。

报君血泪化碧珠,同穴他年照白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