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

古春年年长不老,春山浥露空芳草。

双翘翠羽为谁扬,泪寒罗袂惊秋早。

楼前夜夜满空月,孤鸾露啼商丝歇。

芙蓉萎绝木兰摧,安得牡丹春后发。

有客春来自洛阳,高冢传闻长白杨。

绿珠岂爱坠楼死,韩朋无地托鸳鸯。

十年深意向谁语,黄泉未晚相随去。

寄语题诗白舍人,休更蛾眉问黄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燕子楼》是明代诗人李孙宸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画面。

首句“古春年年长不老”,以“古春”开篇,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历史的绵延,而“长不老”则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春山浥露空芳草”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山间露水沾湿芳草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也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双翘翠羽为谁扬,泪寒罗袂惊秋早。”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翠鸟的双翅在空中飞扬,却无人欣赏,仿佛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泪寒罗袂”则直接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落泪的情景,衣物上的寒意似乎也是她内心悲凉情绪的外化。

“楼前夜夜满空月,孤鸾露啼商丝歇。”描述的是主人公夜晚独处的情景,月光洒满楼前,却只有她一人,显得格外孤单。这里“孤鸾”暗喻主人公如同孤鸾一般,失去了伴侣,只能独自面对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芙蓉萎绝木兰摧,安得牡丹春后发。”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芙蓉、木兰花的凋零与牡丹的迟开进行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在春天之后再次绽放,象征着她对爱情或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有客春来自洛阳,高冢传闻长白杨。”这一句引入了一个外来者,可能是一个访客或是远方的恋人,他来自繁华的洛阳,却最终归于长白杨下的高冢,暗示了生命的终了和离别。

“绿珠岂爱坠楼死,韩朋无地托鸳鸯。”这两句引用了历史典故,绿珠为爱自尽,韩朋因失去伴侣而无法再寻得合适的伴侣,以此来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牺牲精神。

“十年深意向谁语,黄泉未晚相随去。”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十年情感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够与心爱之人共赴黄泉,永不分离。

最后,“寄语题诗白舍人,休更蛾眉问黄土。”是对友人的劝告,希望友人不要过于悲伤,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要让哀思占据心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燕子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画卷,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烟客登太白酒楼次黄泰泉宫詹韵

高楼临河增硉兀,河光一片青天出。

我来不尽怀贤心,长空濛濛烟拂拂。

风流旧事忆千年,解裘曾向酒家眠。

不知采石江头月,何似金莲午夜天。

宝床宫锦今何在,片月年年照东海。

极目鲸波万顷春,安得随君钓巨鳞。

形式: 古风

冯节妇诗为陆工部作

君不见,红槿终朝媚艳阳,贞柏千秋傲霜雪。

铅华过眼成灰尘,谁与岁寒留劲节。

烈哉少小冯家妇,初生连理风吹折。

连理折兮枝复萎,寄生空长女萝丝。

孤干经春枯不发,女萝新浥露华滋。

鸾镜沈来俄老丑,一生形影同灯守。

报君血泪化碧珠,同穴他年照白首。

形式: 古风

访米仲诏光禄留坐因招同姜仲讱何龙友王季重同集

朔风吹落天河雪,剥我饥肤冻欲裂。

可堪车马日溷人,怀刺纷纷问典谒。

日暮经过御苑傍,惟君风雅登君堂。

相看意气飞扬甚,为我添招旧酒狂。

客来共解衣冠坐,稚子烹茶自爇香。

恢谐亦自关名理,潦倒何妨出肺肠。

须臾明月鉴窗白,霜华片片琉璃色。

空中光怪不得藏,万峰千峦生几席。

几席峰峦实幻多,耳目惶惑醉颜酡。

主人爱客情未已,新词更唤雪儿歌。

歌喉婉转箫声咽,为君更酌金叵罗。

似此为欢不尽赏,明月红尘奈若何。

长安作吏无多味,岁月驱人疾于驶。

故山猿鹤未可期,眼底荣华只如此。

同调吾曹复几人,聚首何能但尔尔。

屈指春花事不遥,与君重理桂丛招。

但得幽期长不负,一官脱屣亦翛翛。

形式: 古风

初秋游西山出郭有怀马伯起戴公纶区启图

城内岂无秋,出郭今方见。

山坳夜月留,草尖晨露泫。

一年两度游西山,宦况虽忙亦自閒。

独恨昔游三四子,兹来强半隔追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