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六合塔

群松势夭矫,张翼将天盖。

一塔独昂然,翘首矗云外。

我辈巾帼流,每苦囿尘壒。

幸得礼浮图,佛天灵堪丐。

螺旋径曲曲,偪仄毋乃太。

初行颇暗黑,接引镫火赖。

历尽七层巅,昭然豁昏昧。

户牖妙嵌空,风来发虚籁。

远山淡无边,濛濛杂苍霭。

烟树认隔江,几丛隐蔚荟。

乾坤千万里,咫尺罗襟带。

才信神禹功,天地同其大。

昔闻慈恩塔,杜句妙如绘。

傥能恣登眺,兹塔等自郐。

岂知造化巧,随意骋狡狯。

名迹此亦奇,胜赏今为最。

临危神自安,凭高心转泰。

潮声晚来壮,奔腾激江濑。

天风薄罗袂,忍寒殊无奈。

倚柱立移时,夕阳下西㟋。

何时挈伴登,重与续良会。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夏伊兰的《登六合塔》描绘了群松挺拔如盖,一塔独立于云霄之巅的壮观景象。诗中表达了诗人巾帼之流在尘世困扰中寻求解脱的心境,通过礼佛登塔,得以洗涤心灵,感受佛法的灵性。塔内螺旋而上的路径曲折,初时黑暗难行,但有灯火引导,最终登至顶层,视野豁然开朗,感受到天地之大。诗人感叹自然造化的巧妙,六合塔的名胜地位超越了以往的赞誉。在高处,诗人体验到临危不惧、心境开阔的意境,欣赏到江景和潮水奔腾的壮丽画面,尽管寒风凛冽,仍不愿离去。最后,诗人期待着能与友人再次共登此塔,共享美景。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塔的体验,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

收录诗词(35)

夏伊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栖寺

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

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

莲池昔居此,安禅构茅屋。

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

禅从玉版参,书向金函读。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一)

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有才德反损。

无非亦无仪,动摇古训典。

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不见《三百篇》,妇作传匪鲜。

《葛覃》念父母,旋归忘路远。

《柏舟》矢靡他,之死心不转。

自来篇什中,何非节孝选。

妇言与妇功,德亦藉兹阐。

勿谓好名心,名媛亦不免。

女子在室时,承欢职难谢。

及长事舅姑,或难依亲舍。

孩提至及笄,廿年时颇暇。

行宜奉杖屦,食宜罗酒炙。

有女即当儿,服劳亲所藉。

此时不努力,终身责难卸。

他年纵思亲,往来联姻娅。

顾此转失彼,孝思终假借。

膝下乐融融,一刻千金价。

纵言至于斯,慄慄心胆怕。

所以北宫女,懿行昭华夏。

环瑱都屏撤,老死誓不嫁。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二)

才子泣穷途,佳人苦薄命。

不料此定例,千年难改政。

谓系如分傥,殊难一例评。

庄姜赋《绿衣》,《终风》暴自迅。

昭君嫁沙漠,琵琶寄哀咏。

彼独非贞淑,何都罹强横。

昭昭祸福门,颠倒胡无定。

空空轮回理,渺茫难凭信。

十二万年前,偶然分逆顺。

化工草创成,铁案堪援证。

夭寿贞不贰,古训式贤圣。

趋避徒烦劳,但当受其正。

形式: 古风

即事

春归新绿满园赊,节近清和暖渐加。

连日好风催楝子,一溪流水落松花。

乌丝界字临多宝,香篆萦帘诵《法华》。

奇福笑侬都占尽,兰房即是列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