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宋庸庵

《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自说东周。

风尘澒洞遗黎老,草木凋伤故国秋。

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

何当去逐骑麟客,被发同为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怀宋庸庵》,表达了对故友宋庸庵的怀念以及对时局动荡、国家衰败的感慨。首句“麦秀歌残已白头”,以麦秀之歌引发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叹,暗示了诗人与宋庸庵友情长久。次句“逢人犹自说东周”,描绘出诗人遇见他人仍会提及那个理想化的东周时代,寄托对盛世的向往。

第三句“风尘澒洞遗黎老”,通过“风尘澒洞”形容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而“遗黎老”则指那些经历苦难的老者,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第四句“草木凋伤故国秋”,借景抒情,以草木凋零象征国家的衰败,秋意浓厚,寓言时势凄凉。

第五、六句“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引用典故,祖逖北伐的志向和王粲面对困境只能登楼远眺,表达诗人虽有报国之心,却因时局艰难而无法施展的无奈。最后一句“何当去逐骑麟客,被发同为汗漫游”,诗人期盼能与宋庸庵一同逃离现实的苦闷,放浪形骸,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元末明初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的交织。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抵富阳宿县治作

戾戾风荡波,鳞鳞云出崿。

乘轺临安道,指景富春郭。

是节春已暮,遥涂寒尚薄。

升阳对人掩,倾润洒衣落。

解鞍憩危岭,倚剑望幽壑。

饥禽声固惨,哮虎势尤恶。

既暝入公署,息念坐尘阁。

俯思还浦鱼,仰忆回风鹤。

以之念乡县,临觞不能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宿高密

长涂跋且涉,征车驰复息。

晓旦发东胶,落景次高密。

城居不几户,驿舍仅容膝。

仆马立空旷,徒侣话曛黑。

客情既牢落,世议复纷惑。

前险虽幸过,后艰方未测。

骨肉在远道,亲朋皆异域。

纵云当别家,胡乃轻去国。

明朝望乡处,呜咽泪沾臆。

形式: 古风

湖下对雨有怀天渊老禅

空濛暗遥甸,淅沥响高树。

乍萦林表来,复洒重湖去。

潇潇孤兴发,望望寒川暮。

念与道人期,云深不知处。

形式: 古风

赠别吕用明

旅雁薄霄游,轻鸥掠水飞。

相逢多间阻,所向有高卑。

偶此风雨过,邂逅洲渚湄。

翩翩形影乱,噭噭鸣声悲。

日落水气寒,月高风景移。

矰缴发中流,又复夜惊离。

回翔空有志,栖宿定何时。

飘飘天衢上,往慎子毛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