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藏室仙郎罢属辞,暑天驱传出京畿。
流年两鬓生华发,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长须叱驭,三声猿苦莫沾衣。
金门荐鹗知音在,不到瓜时捧诏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开任所前往京城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与归乡的情感体验。
"藏室仙郎罢属辞"一句,设定了诗人的身份和动作,是一位隐居之士准备离开任职的位置。"暑天驱传出京畿"则描绘了一种紧迫感,可能是因为夏日炎热或者某种急迫的事务需要诗人迅速离去。
接下来的"流年两鬓生华发"和"宰邑全家住翠微",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个人生活的变迁。"流年"指的是岁月的流逝,而"两鬓生华发"则是说诗人在这段时间里头发已经花白,这种隐喻强烈地表达了时光对人的影响。"宰邑全家住翠微",则描绘了一种安稳和谐的家庭生活,"翠微"通常指的是青山绿水之处,这里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居所。
"九折坂长须叱驭,三声猿苦莫沾衣"一段,则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九折坂"形容道路曲折而长,而"长须叱驽"则是说马匹在路上行走时发出长嘶的声音。"三声猿苦莫沾衣",则是通过猿啼鸣叫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悲伤。
最后两句"金门荐鹗知音在,不到瓜时捧诏归",可能是在说诗人虽然离去,但仍留有对故土的情感。"金门"可能指的是官府之门,而"荐鹗"则是传递消息的鸟类,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的信息或者情感还与故乡相连。"不到瓜时捧诏归",则是说诗人在没有成熟果实的时候就带着诏书返回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离别、时间流逝以及归乡的情感体验。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买符来赴调,负羽去从军。
五夜闻边角,三时看阵云。
樽前还料敌,楯上更摛文。
手笔人多许,须铭窦宪勋。
新甫奇材百尺标,秋空高干拂鹏霄。
仙经药品誇难老,人世霜天贵后凋。
千古贞魂愁化实,九原荒垄恨为樵。
谁研露叶和云液,几宿春酲一啜消。
外台论荐达乘舆,花县弦歌制锦初。
气直公车曾谏猎,政清官舍旧悬鱼。
二林重结遗民社,五柳閒寻靖节居。
好继谪仙留绝唱,云屏九叠倚晴虚。
百二秦川四塞宽,甘泉烽火报平安。
泥书双笔迁郎署,粒食千金仰县官。
江海半生抛别墅,关山何日解征鞍。
定将鞭算资心计,流马功成国史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