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中题宋人雪芦宿雁图

客堂书掩红云骄,火龙衙衙排空烧。

树头不动焦欲秃,暍禽坐树愁郁陶。

忽然有客叩门至,手提数幅生鲛绡。

飞烟散雾张四壁,指顾一一忘疲劳。

就中一幅尤奇绝,荒汀野岸风萧骚。

残芦半折溪色冻,霜花雪气横清宵。

下有群雁宿沙嘴,三三两两纷为曹。

江南江北梦寒雨,衔芦何处凌穹霄。

人生寄迹亦如此,鸿泥转眼迷江潮。

意外余闲妙点缀,更扫堕羽穷芒毫,委沙拂雪欲飞动,风来疑逐帘须飘。

边鸾崔白不在眠,世间余子空自豪。

摩挲瞪目噤不语,当头似有寒泉浇。

寻常颇怪北风妄,此时真觉森颠毛。

呼童扫地拂竹簟,支颐卧对霜天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高凤翰的《大热中题宋人雪芦宿雁图》描绘了一幅夏日酷暑中观赏冬景画作的生动场景。诗的开篇以"客堂书掩红云骄,火龙衙衙排空烧"形象地写出夏日炎炎热浪滚滚的景象,与画中的雪芦宿雁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树头不动焦欲秃,暍禽坐树愁郁陶",描绘了夏日鸟儿受热的困苦,反衬出画中清凉世界。

"忽然有客叩门至,手提数幅生鲛绡",引入画卷,客人带来的画作仿佛带来一丝凉意。诗人逐一欣赏,其中一幅尤为奇特,"荒汀野岸风萧骚",画面展现出荒凉而宁静的冬日景色,"残芦半折溪色冻,霜花雪气横清宵",细节描绘生动,令人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

"下有群雁宿沙嘴,三三两两纷为曹",描绘了雁群在寒冷中寻找栖息之地,引出诗人的人生感慨:"人生寄迹亦如此,鸿泥转眼迷江潮",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惊叹于画作的精妙,"边鸾崔白不在眠,世间余子空自豪",认为即使是技艺超群如边鸾崔白,也难以企及此画的意境。

整首诗以夏日酷暑与冬日画卷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赞赏和对生活的哲思,以及对画家卓越技艺的敬佩。

收录诗词(8)

高凤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泊

石头城外放般行,野泊荒滩欲二更。

露下平沙闻雁语,月明春水看潮生。

上元节候余村鼓,薄宦心期付酒觥。

满眼升沈直底事,海边鸥鹭久寒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太初古甓凿砚歌

侏儒饱死臣饥死,老朔殿上呼天子。

稽首顿首玉阶前,玉花一片随朔起。

流传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见肌理。

蟠云郁作葡萄团,簏簌累垂万颗紫。

断角残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犹可指,双题并行纪宫名,宫字空存亡其尾。

摩挲对客发长吁,此君阅人应多矣。

坼痕啮土蚀古花,几入荒坟几战垒。

我凿作砚伴书生,不雕不琢存其始。

贮墨一石饱霜毫,斗酒犹堪注汉史。

形式: 古风

门前

聊尔将扶去,衡门一暂临。

雁声秋意迥,人语夕阳沈。

变灭看云眼,苍茫袖手心。

惟余双岭旧,迢递下暝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小石楼有怀张穆之

罗浮春早淡烟笼,离合由来气自通。

荒径乍开晴树绿,啼莺新破晓窗红。

奇峰屴崱留名迹,台榭深沈有晋风。

惆怅素怀情未已,铁桥人去石楼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