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玉茗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玉茗花的洁白与素雅刻画得淋漓尽致。"佳园昨夜变春容,清晓惊开玉一丛",开篇即以“佳园”为背景,通过“春容”的变化,引出玉茗花的突然绽放,仿佛一夜之间,春色满园。接着,“素质定欺云液白,浅妆羞退鹤翎红”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玉茗花的洁白与自然之美,即使与云液之白相比也毫不逊色,而其淡雅的妆容,更是羞退了鹤翎的红色,突出了其独特的色彩魅力。
“似闻金谷初无种,欲画鹅溪恐未工”,这两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玉茗花生长环境的想象,以及对其难以描绘的感慨。金谷园是古代著名的园林之一,此处暗示玉茗花的生长环境不凡;而想要将其画在鹅溪绢上,却担心技艺不足,形象地表现了玉茗花的珍贵与难以言喻之美。
最后,“底事馀花避三舍,孤高元有史君风”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玉茗花的孤高品格,似乎其他花朵都避开了它的光芒,而它独树一帜,如同史君(可能指某位历史上的名人)的风范一般,保持着高洁与独立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玉茗花的细致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