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山十咏(其十)云根石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

清分涧水流,幽映林木邃。

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泰山上的云,碰到石头都能弥漫开来。
在这座山中,怎么会有石头像云雾一样奇特呢?
仙人的法术诡计多端,变幻无常如同翻手之间。
石头上呈现出层层叠叠的云状,慢慢涌现一片青翠之色。
清澈的山涧水流淌,深深映照在幽深的树林之中。
已经逃离了快速变化的乌云,常常能见到吉祥的玉芝显现。

注释

泰山:中国著名的山脉。
触石无不至:形容云雾弥漫,无所不在。
兹山:这座山。
象云气:像云雾般奇特。
狡狯:狡猾而巧妙。
幻化:变化莫测。
鳞鳞:形容石头层层叠叠。
荟蔚:云雾密集的样子。
冉冉:缓缓地。
幽映:幽深地映照。
苍狗:比喻快速移动的乌云。
玉芝:象征吉祥的灵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自然的元素。诗人通过泰山云的传说,展开了对云根石的想象。在这个幻想的世界里,每块触摸到的石头都能通往天界,这里的“石”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自然之物,而是连接凡间与仙境的桥梁。

诗中的“狡狯”一词,通常指的是狐狸,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更深的寓意,代表着仙人巧妙而神秘的法术。这些仙人能够轻易地进行幻化,让石头也具有云气,显得既自然又超然。

接下来的几句“鳞鳞作荟蔚,冉冉涌苍翠”,通过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仙境画面。水流清澈,与林木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已逃苍狗变,长见玉芝瑞”,则是对仙境中不再有凡世忧虑和灾难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苍狗”一词暗示了对恶势力的超脱,而“玉芝瑞”则象征着吉祥与福祉的长久。

整首诗通过对云根石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神秘仙界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超然脱俗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6)

吕同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锁山十咏(其六)仙迹岩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

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

仙人惜灵宫,一怒俱披靡。

巉然断崖上,遗迹俯清泚。

溪声助叱咤,野藓避冠履。

兹事三千年,孰决非与是。

摩挲苍玉纹,俛仰求至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锁山十咏(其九)石壁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九锁山十咏(其五)来贤岩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祐时,名与日月垂。

至今草木间,英气光离离。

我行得遗迹,酾酒兴遐思。

天风豁然至,吹落琼琚辞。

不惜古人远,但嗟我生迟。

安得五云表,一假黄鹤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九锁山十咏(其三)鸣凤洞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誇无穷。

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污隆。

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