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四周的自然美景与深邃的历史氛围。首联“兰棹依依度碧湍,漫缘紫逻上层峦”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舟行于碧绿湍流之上,游人漫步于紫色山道之上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清泉飞响雨鸣阁,短杖穿林翠湿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泉水在空中飞溅,仿佛雨声在阁楼回响,短杖穿过茂密的树林,翠绿的枝叶沾湿了行人的帽子,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金鲤迹随江水没,白猿声断岭云寒”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江面与山岭,金色的鲤鱼在江水中留下痕迹,最终消失不见,白猿的啼声在山岭间回荡,却因云雾的寒冷而显得寂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销沉往事休相问,唯有琪花独耐看”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分追忆或追问已逝去的事,而应专注于眼前的美好事物——“琪花”,即珍稀的花朵,象征着诗人对当下生活与自然美的珍惜与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