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其四)

兰棹依依度碧湍,漫缘紫逻上层峦。

清泉飞响雨鸣阁,短杖穿林翠湿冠。

金鲤迹随江水没,白猿声断岭云寒。

销沉往事休相问,唯有琪花独耐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四周的自然美景与深邃的历史氛围。首联“兰棹依依度碧湍,漫缘紫逻上层峦”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舟行于碧绿湍流之上,游人漫步于紫色山道之上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清泉飞响雨鸣阁,短杖穿林翠湿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泉水在空中飞溅,仿佛雨声在阁楼回响,短杖穿过茂密的树林,翠绿的枝叶沾湿了行人的帽子,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金鲤迹随江水没,白猿声断岭云寒”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江面与山岭,金色的鲤鱼在江水中留下痕迹,最终消失不见,白猿的啼声在山岭间回荡,却因云雾的寒冷而显得寂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销沉往事休相问,唯有琪花独耐看”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过分追忆或追问已逝去的事,而应专注于眼前的美好事物——“琪花”,即珍稀的花朵,象征着诗人对当下生活与自然美的珍惜与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74)

郭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乐周弟寄韵

宝刹峻嶒势欲飞,旧游还忆并云机。

三年海国予閒卧,十月亭台尔振衣。

犀影苍凉金锁寂,鹤声迢递玉书稀。

传经帝子今何在,犹有琼花开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峡山飞来寺

何处来兰若,兹山自梵宫。

潭虚金锁冷,洞古玉环空。

峡路松杉合,川流舴艋通。

扬帆从北去,何必问东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飞来寺(其一)

凝碧湾头清远寺,宛然图画自天开。

山从中宿城边起,峡折流泉地底回。

碧月净依朱槛转,野猿啼去白云哀。

我来游览尘襟豁,石上题诗扫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飞来寺(其二)

寺当南北二禺间,今日重游次第攀。

尘净禅房僧入定,月明仙境鹤空还。

山光满座云藏寺,峡影奔湍水倒湾。

赏兴未穷青未了,数声钟磬隔人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