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来山中意行谈旧送别怅望寄两绝句其一云别君乌石冈头路一树梨花照晚烟总是旧来携手处东风回首十三年其二云入山不远六七里老我应行千百回昨日与君谈未了今朝策蹇又重来读之黯然次韵用谢(其二)

梦中几度寻安道,也似当年泛剡回。

可是山中缘未断,又从云外寄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在梦中多次寻找安道
就像当年我们在剡溪上漂泊归来

注释

梦中:在梦境中。
几度:多次。
寻:寻找。
安道: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仰慕者的名字。
泛:乘船漂流。
剡:古代地名,今浙江嵊州,以剡溪著名。
回:回来。
可是:然而。
山中:山里。
缘:缘分。
未断:没有断绝。
又:再次。
云外:指山的高处或远方。
寄:寄送。
诗:诗歌。

鉴赏

这首宋诗是徐瑞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游的记忆以及再次相聚时的感慨。首句“梦中几度寻安道”描绘了诗人多次在梦中追寻旧日的朋友,暗示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次句“也似当年泛剡回”回忆起昔日一同泛舟的经历,画面生动,情感真挚。

“可是山中缘未断”表达出诗人认为与友人的缘分并未因时空的阻隔而断裂,这使得他能收到友人从远方寄来的诗篇。“又从云外寄诗来”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和跨越空间的联系。

“其二”部分,诗人描述了再次来到山中,虽然路程不远,但感觉仿佛走过千百回,反映出他对旧地重游的感慨。昔日的交谈尚未尽兴,今日却又重逢,这种循环往复的情感令人黯然神伤。

徐瑞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对友情的珍视和岁月流转的感叹融入诗句之中,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诗意,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情的特点。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三)

出山归隐计无成,舟泊菰丛胶断冰。

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十)

封侯几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

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六)

城郭人家饯岁寒,裁红剪翠馔春盘。

湖滨老圃无时态,绕屋畦蔬向晓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九)

归抚苍松笑一场,誓无滋味博西凉。

春风烂熳春云热,酿取松花一瓮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