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松禅先生真贱儒,半生出入承明庐。

黄金横带紫绶纡,谓非干禄谁欺乎。

忽然被放归里闾,所在编管如囚拘。

家无薄田输官租,又无一椽安厥居。

鸡栖斗室常沮洳,革履滑涟衣被濡。

蚊虻虮虱蝇蚁蛆,扑缘竟夕肱不舒。

今年大水起两湖,豫章宣歙连杭衢。

浸淫漾衍来吾虞,吾虞北江南具区。

形势污下釜底如,况挟盲风怪雨俱。

田荒屋破民其鱼,先生虽贫乐有馀。

案有笔研架有书,奈何祇知谋一躯。

皇天鉴物无私储,汝箧名碑好画图。

兼有古籍施注苏,胡不以之易贝珠。

亦足数辈尪赢扶,坐视戚戚何其愚,嗟哉先生真贱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翁同龢所作的《自嘲》,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自嘲自己的生活境遇与心态。首句“松禅先生真贱儒”表明了诗人的身份,虽为儒者,却自称“贱儒”,流露出一种自谦和自我解嘲的意味。接下来描述了他过去在朝廷任职,虽然身着华丽官服,但并非追求权位,而是讽刺自己被贬回乡后的困顿生活。

诗人描绘了家中贫穷,田地少,房屋简陋,生活条件艰苦,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他以鸡栖斗室、湿漉漉的环境和蚊虫骚扰来表现生活的艰辛。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困境中找到了乐趣,享受读书写字的乐趣,认为精神富足胜过物质匮乏。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何不利用手中的书籍和知识去换取更好的生活,比如贝珠(财富象征),却只满足于个人的安逸。他批评那些只知道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认为自己虽然贫穷,但精神世界丰富,这种态度显得尤为可贵。

整首诗通过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学问的坚守,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翁同龢以诗人的身份,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对自身处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收录诗词(110)

翁同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其一)

吾生辞墓不辞家,未敢忘情且避哗。

畏此简书行有日,溷人笔劄浩无涯。

君亲担荷微躯弱,身世艰难去路赊。

正合迟迟偏汲汲,辛峰凄断白云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其二)

三百年来第一家,修篁古木静无哗。

先生东郭兼南郭,处士山涯又水涯。

好事每愁花易落,留宾不厌酒频赊。

梅颠绰有元龙气,尚恨窗棂面面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其三)

先公昔主隐君家,镫火秋堂弦诵哗。

三万七千到今日,东西南北总天涯。

孤儿白发音容渺,老树孙枝岁月赊。

此榻若因徐孺设,莫教去后网尘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其四)

偶游汗漫即浮家,来听尘中市语哗。

小阁滞人天又雨,片帆迟尔水之涯。

鲥鱼香稻常年足,破铁枯铜到处赊。

昨日八龙来鼓瑟,应知高会是无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