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篇

驱车掸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

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作品,名为《驱车篇》。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泰山之巅、赞美自然山川与帝王功业的诗歌。

"驱车掸驽马,东到奉高城"开篇就展现了驾车前往泰山奉高城的壮观场景。接下来的"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表达了对于泰山巍峨雄伟、在五岳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给予崇敬之情。

随后的几句"隆高贯云霓,嵯峨出太清。周流二六候,间置十二亭"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观:泰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巍峨的地形与天地相通,环绕有二六候(古代星宿名)和十二亭,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则是对泰山上清泉甘美和玉石闪耀光彩的赞颂。接着的"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表达了诗人从泰山之巅向远方眺望,感受着四处的壮丽景色。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则是说诗人的心灵与这座伟大的山岳紧密相连,即便是过往的人也会被这里的气势所感动。随后"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赞美了帝王们归顺于天、建功立业的高尚情操。

"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表明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帝王祭祀之地,每个朝代都有严格的礼制和程序。"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则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无论是封禅还是祭祀,只有德行才能真正受益。

最后几句"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赞颂了泰山上的神灵,历代共计七十位帝王在此封禅,轩辕皇帝以其至高无上的德行而与众不同。"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像古圣东父一样长寿,以及对永恒生命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驱车篇》通过描绘泰山之美和赞颂帝王功业,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40)

曹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亟出行

蒙雾犯风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侍太子坐诗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

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

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妾薄命行

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

池塘观沼可娱。仰汎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日既逝矣西藏。

更会兰室洞房。华镫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

促樽合坐行觞。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

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任意交属所欢。

朱颜发外形兰。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

裳解履遗绝缨。俛仰笑喧无呈。览持佳人玉颜。

齐举金爵翠盘。手形罗袖良难。腕弱不胜珠环。

坐者叹息舒颜。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

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

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客赋既醉言归。

主人称露未晞。

形式: 乐府曲辞

妾薄幸

还行秋殿层楼,御辇从□好仇。

排玉闼□椒房,丹帷楚组连纲。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