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

春城迤逦层阴绕。青梅竞弄枝头小。江色雨和烟。

行人江那边。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闲。一春无此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是沈蔚在宋代创作的《菩萨蛮(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沈蔚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尤其擅长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达春日闲适的情怀。

“春城迤逦层阴绕”一句,以轻柔的语调描绘了春天城郭被层层云雾所包围的意象。这里,“迤逦”形容的是细雨连绵不断,给人一种温暖而又不失清新之感。

“青梅竞弄枝头小”写出了初夏时节,梅花已经开放,但仍然保持着枝头上的娇小与生机。沈蔚通过对梅花的刻画,不仅展示了植物的生命力,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江色雨和烟”三字,勾勒出了春日江景的迷离美。在这里,“雨和烟”四个字,把雨后的湿润气氛和淡淡的水汽交织在一起,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朦胧与柔和。

“行人江那边”则是诗人对远处行人的描写,通过这样的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让读者感受到春日闲适之情。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两句,表达了一种淡然的美好与无常。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但在诗人眼中,落花后依旧留下的芳香与满地的绿色,都成为了美好的景象。

“落日醉醒闲。一春无此寒”最后两句,则是对日暮时分的描绘。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述,以及一季中难得的清凉天气,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

沈蔚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将春日闲适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份宁静与安逸。

收录诗词(21)

沈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宋词》存词22首

  • 字:会宗,吴兴(今浙江吴兴)人,生平不详
  • 生卒年:?~?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三)

疏木藏钟,轻烟笼角,几家帘幕灯光。

暮砧声断,空壁锁寒螀。

入袂西风阵阵,彻醉骨、都不胜凉。

栏干外,依稀嫩竹,月色冷如霜。仙乡。

何处是,云深路杳,不念刘郎。

但画桥流水,依旧垂杨。

要见时时便是,一向价、只作寻常。

争知道,愁肠泪眼,独自个重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其一)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

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

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

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高才。

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

况今朝调鼎,尤待盐梅。

只恐身闲不久,难留恋、花月楼台。

看新岁,春风且送,五马过江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二)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

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

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熙然。

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

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蓦山溪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

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

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

又还有、此时欢否。

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