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客心多恐,寒风夜度溪。
山长羸马困,月黑怪禽啼。
远火生樵舍,荒榛乱野蹊。
喜言林馆近,闻犬入犹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山中夜行》。诗中描绘了夜晚在山中行走的孤独旅人内心的感受和所见景象。"孤客心多恐"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寂静山中的不安与恐惧。"寒风夜度溪",通过寒风过溪的声音,渲染出夜晚的冷寂和深沉。
"山长羸马困",写出了山路漫长,连疲惫的瘦弱马匹都显得力不从心,进一步强化了行路的艰难。"月黑怪禽啼",以月色昏暗和怪异禽鸟的叫声,增添了神秘和不安的气氛。
"远火生樵舍",远处的灯火照亮了樵夫的小屋,给人一丝温暖和希望,但"荒榛乱野蹊"又暗示了环境的荒凉和路径的难寻。最后两句"喜言林馆近,闻犬入犹迷",旅人虽然欣喜于林馆(可能指客栈或居所)就在附近,但因夜色太深,连狗叫声都能让人迷失方向,足见其行进之艰难和心情之复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夜行的艰辛与迷茫,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古桥经废寺,苍藓旧离宫。
柏殿秋阴冷,莲堂暮色空。
鸟啼山蔼里,僧语竹林中。
寂寞芜城近,萧萧牧笛风。
雨急芹泥滑,禽鸣苦竹秋。
野香生草木,云润上衣裘。
入石才通马,穿林忽隐牛。
山家多浅井,下照碧峰头。
自昔爱春物,樽深眼底红。
日斜花在落,身醉客西东。
殁叹千年隔,生悲百事空。
君尝知此理,不误学陶公。
盛世虽多士,唯公与众殊。
高才飞健鹘,逸句吐明珠。
未入周官采,争持楚璞模。
莫悲泉骨朽,青史见贤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