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二首(其一)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

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

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

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

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故园的深深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红杏与白云作为背景,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画船箫鼓端阳”一句,通过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通过沙鸥的招引,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这一段表达了词人在离别时的痛苦与不舍,通过“蛮笺”(一种纸张)的使用,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询问世间是否真的存在不变的归宿,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通过他人对江南的询问,反观词人内心深处对江南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西风时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故园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二首(其二)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两年多少闲情?

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而今往事难追省,泪如丝、不透重扃。

把深杯、酬向遗编,易传元经。

仙人闻说辽东鹤,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

伤心欲奏招魂赋,怕夜台、猿狖还惊。

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齐天乐.六月闻蛩

西风幸未来庭院,秋心便劳深诉。

石井苔深,铜铺草浅,别有凄凉情绪。流年暗数。

甚蛙嘿蝉瘖,任他风雨。

多谢殷勤,尊前特与说迟暮。

庾郎愁绝如此,便从今夜夜,相和悲语。

吟稳还惊,声孤易断,消受一秋凉露。江南梦苦。

记雕笼携来,昼堂斗去。快听雄鸣,为君拂衣舞。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庆春宫.秋馆

声歇骊歌,日斜乌堠,渐村火逗林隙。

门柳阴枯,园蝉嘶断,早安排与凄切。

绮疏雕槛,换今夜、蛩阶藓壁。

风灯摇梦,霜柝敲愁,燕楼天隔。

几年北去南来,黄菊丹枫,短亭孤驿。

同是天涯,住为佳耳,何事宾鸿催客。

计程明日,更门外、山横万叠。

伴教醉也,店月桥霜,怎生禁得。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齐天乐.秋塞

龙堆雁碛黄云里,摇落一痕残照。

曲怨明妃,笳悲蔡女,同是漂零怀抱。

牛羊短草,认树秃平沙,路迷飞鸟。

故国东南,朔风吹去,梦难到。

无端磨盾草檄,傍零钲断角,鼓冷茸帽。

马革还尸,羊羹烂胃,身世商量谁好?

归期误了,算枉惹莼湖,鸥嗔鹭恼。

又换征衣、寄衣人暗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