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偶书

祖录忘筌后,丹炉住火时。

浮生更无事,燕坐复何思。

暖日移棋局,寒风促酒卮。

世间安乐法,不独净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西斋中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日常琐事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祖录忘筌后”,开篇即以“祖录”暗指佛教禅宗的祖师,这里的“忘筌”借用庄子《外物》篇中的典故,意为忘却方法和路径,引申为在修行或生活中达到一种超越形式、直入本心的状态。诗人仿佛已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

“丹炉住火时”,丹炉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用来炼制丹药的器具,此处借指修炼或内心的调养。住火意味着停止了外在的活动,进入了静心的状态。这句诗暗示着诗人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浮生更无事,燕坐复何思”,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世事纷扰,但此时他却能安然地坐在那里,没有多余的思绪。燕坐,即静坐,是一种禅定的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忙碌尘世中寻得的一片宁静。

“暖日移棋局,寒风促酒卮”,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在温暖的阳光下移动棋盘,享受与友人的对弈时光;在寒冷的冬日里,饮酒取暖,与朋友共度时光。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世间安乐法,不独净名知”,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净名是《维摩诘经》中的主角,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诗人认为,世间真正的安乐之道,并非外求,而是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满足。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原观田

日长春事动,田野膏脉轻。

草青布谷过,桑绿新蚕生。

雨足有酒色,社近闻鼓声。

牛羊暮归饱,舍中灯火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叔平少师见示知足吟谈宗旨也

昨日看公知足吟,寂然不动至人心。

视身无实元泡幻,观世皆空谩古今。

忽忽岁穷驹度隙,尘尘事过鸟遗音。

从来两个泥牛斗,一任相将入海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代祠部书院

上第西归即弃官,此人趣味亦堪怜。

风波常自庙堂起,云壑不随朝市迁。

野叟馈浆羞客气,山僧投拂悟尘缘。

青城山下空堂在,留入华阳续旧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泰山太平顶

区区鲁国争蜗角,矗矗齐城磔猬毛。

万壑相倾知地险,浮云忽散觉天高。

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

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侈心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