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过红桥感旧,用柳屯田韵

绿杨丝里隐红桥。帘幕记曾挑。

狂似樊川,情如白傅,斗煞小蛮腰。

年来漂泊心情改,犹自梦江皋。

万点离愁,一行清泪,都上木兰桡。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徐釚的《少年游·过红桥感旧,用柳屯田韵》描绘了一幅怀旧的江南水乡画面。开篇"绿杨丝里隐红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绿柳依依,红桥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帘幕记曾挑"一句,暗示了词人对往昔欢聚时光的回忆,那曾经挑起帘幕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接下来的"狂似樊川,情如白傅,斗煞小蛮腰",借用樊川(唐代诗人杜牧)的豪放和白傅(白居易)的深情,表达了词人年轻时的狂放与情感炽热,以及对佳人的赞美。

"年来漂泊心情改",词人感叹岁月流转,自己漂泊在外,心境已非昔比。然而,"犹自梦江皋"一句,透露出他对故土和过去的深深怀念,梦境中依然回到江边的故乡。

最后三句"万点离愁,一行清泪,都上木兰桡"直抒胸臆,离愁如雨,词人心中的愁苦化作泪水,滴滴洒落在木兰舟上,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无尽的哀愁和思乡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客途

垂鞭欲暮。踏遍天涯荒草路。割面西风。

昨夜浓香是梦中。远山几点。牵惹离愁浑欲断。

衰柳鸦啼。一片残阳在客衣。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贺新凉.至毗陵谒纪光韩郡伯,与曾青藜话旧,再叠秋水轩韵

身似飘蓬卷。最难忘、雨萍风絮,饥驱愁遣。

忆昔相逢燕市日,别泪今朝犹泫。

来握手、芒鞋重茧。

月黑城东射虎路,绕秋花、竹马欢非浅。

参佐重,谋猷展。多君倚马才名显。

笑微躯、平津才扫,又寻卢扁。

回首软红尘十丈,争似桃花鸡犬。

捉鼻事、吾知其免。

美酒兰陵应共醉,念黑貂、裘敝还须典。

凭夜话,西窗剪。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江红.至锡山赠吴伯成明府,再用荔裳、顾庵诸先生原韵

九龙岩畔,翻麦浪、千村花涨。

还更指、远山云起,危楼无恙。

文采肯居吴质后,风流却在樊川上。

倩司勋、司户两行书,看讼庭、帘阁夜香浓,挥毫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押[漾]韵

忆馀杭.归途野泊寄忆

天是柴窑雨洗碧。洗尽新愁眠不得。

客怀如梦梦如尘。小泊滞迷津。天涯荡子谁知道。

低卜金钱明日到。夜深起坐剔银缸。生怕是成双。

形式: 词牌: 忆馀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