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复斋池中有瑞莲命予赋之

芙蕖开处傍池亭,花结双头媚晚晴。

两隗骈肩如欲语,二乔并首似含情。

同心净植真奇种,联蒂腾芳以瑞名。

若使濂溪当日见,爱莲有说恐难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荷花盛开在池塘边的亭子附近,花朵成对开放,显得格外迷人,在傍晚晴朗的天气中。
两朵并蒂莲花仿佛在低声交谈,如同大乔和小乔并肩而立,含情脉脉。
它们同心同根生长,实为稀世奇花,因为连生的蒂茎散发出芬芳,被赋予吉祥的名称。
如果让周敦颐(濂溪先生)在当时看到这样的莲花,他对爱莲说可能要重新评价了。

注释

芙蕖:荷花。
傍:靠近。
池亭:池塘边的亭子。
花结双头:花朵成对。
媚晚晴:在傍晚晴朗时分显得娇媚。
骈肩:并肩。
二乔:历史上大乔和小乔,这里比喻并蒂莲花。
含情:含情脉脉。
同心:心心相印。
净植:洁净种植。
奇种:罕见的好花。
联蒂:连生的蒂茎。
腾芳:散发香气。
瑞名:吉祥的名字。
濂溪:周敦颐的别号。
爱莲有说:对爱莲有所论述。
恐难评: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池塘荷花盛开的画面,芙蕖(莲花)在晴朗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娇媚。诗人运用比喻,将并蒂开放的莲花比作双头美人,暗示了她们的娇艳和亲密,仿佛两隗(古代美女)肩并肩,二乔(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头挨头,含情脉脉。莲花的同心同根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和高尚的品质,它们被赋予吉祥的名字,增添了瑞气。

诗人黄庚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想象如果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号濂溪)看到这瑞莲,他对莲花的喜爱和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这超出了他原有的爱莲说中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莲花品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有感

自叹文章不遇时,平生壮志与心违。

十年湖海无家住,千里乡关有梦归。

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阔雁声微。

伤今思古愁无奈,老泪斑斑湿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月山少监客京韵

匹马搀春入帝京,秋深犹未问归程。

一书不及因风寄,千里空教共月明。

霄汉已随黄鹄举,家山应负白鸥盟。

便须了却封侯事,衣锦归来客亦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毛一斋韵

诗梦惊残何处棋,书窗又是夕阳时。

柳阴分绿笼琴几,花片飞红点砚池。

览镜自怜添白发,传杯不复倩蛾眉。

东风故国年年恨,惟有啼春杜宇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书怀

风霜头已白,悔不早归耕。

客路远千里,儒冠误一生。

世情云共薄,心事月同明。

老去便疏散,逢人懒送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