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飞泉僧舍

端水无山不接天,一丘殊爱足周旋。

寒林抱石分幽路,断壁奔泉出绿烟。

禅室桃花应悟后,仙源灵药岂知年。

閒同倚杖逢僧返,借得云房对月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飞泉僧舍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的融合。首句“端水无山不接天”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山水相连、天际无垠的壮丽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接着,“一丘殊爱足周旋”则转向对某一特定景致的深情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

“寒林抱石分幽路,断壁奔泉出绿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林间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以及泉水从断壁中奔涌而出的生动画面,绿烟缭绕,更添了几分幽邃与生机。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的象征。

“禅室桃花应悟后,仙源灵药岂知年”则将自然景观与禅宗智慧相结合,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可以得到净化与提升,仿佛桃花盛开之处,即是悟道之境;而仙源中的灵药,虽不知其年岁,却寓意着永恒的生命力与精神追求。

最后,“闲同倚杖逢僧返,借得云房对月眠”表达了诗人与僧人一同漫步、倚杖而行,最终在云房中对月而眠的情景。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智慧的巧妙融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咏白鹇

名山有羽客,幽素自含辉。

饮啄终存介,相依渐息机。

青丝委华发,白雪剪文衣。

自与家鸡别,心知在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五色鹦鹉

东溟千万里,诚许鸟中英。

岂不能言累,徵从慧业生。

撩人低婍妮,饥啄谢凭淩。

地僻无谈客,青窗感友声。

形式: 古风

海珠(其一)

鸥鸟群飞掠桂蘅,石擎宫阙出江清。

花田秋老香频接,晚岸潮深月自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海珠(其二)

仙城楼阁紫霞丛,夜静珠光出岸东。

梵呗寂寥僧院散,当年空念听霜钟。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