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范宽秦川图

山水人传范家笔,画史推尊为第一。

朅来因看秦川图,天下丹青能事毕。

大山岩岩如国君,小山郁郁如陪臣。

大石盘盘社与稷,小石落落士与民。

一山一形似争长,一石一态如布军。

想君胸中有全秦,见鐻削鐻鐻乃真。

掌上长安近于日,千树万树生青春。

忆昔岐山凤皇语,葱葱柞棫沾新雨。

昆夷束手密须降,不见功勋见歌舞。

黄金铸牛西入僰,五丁云栈通中国。

骊山宫阙九天高,六处孱王走衔璧。

不信诗书信法家,关东半被鱼书惑。

尽卷图籍亦大好,五十年凶都一埽。

章邯董翳举如毛,沐猴冠委金陵道。

北原兵自天而下,汉室倾颓如解瓦。

祁山六出纵无功,渭水犹堪饮君马。

螭蟠老将骨未朽,草附那能济阳九。

技痒投鞭抵岁星,归来鹿死何人手。

神武空矜贺六浑,投机常落周人后。

竟令冯翊软沙边,东风一夜吹新柳。

侵寻皂角相料理,抛掷龙津浮汴水。

鹢头过处巳非隋,不觉晋阳人姓李。

华清高宴戛宫梧,舞马如何护两都。

纵得青骡还蜀道,肉得沙场白骨无。

兴亡自取不足吁,可怜神州为盗区。

贪徵往古山川事,忘却题诗赏画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麻九畴所作,名为《跋范宽秦川图》,是对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秦川图》的品评和赞美。诗中不仅描绘了范宽画作中的山水人物,更深入探讨了画作背后的历史与情感。

麻九畴首先赞扬范宽在画史上的地位,称其为“画史推尊为第一”,并指出范宽的画作如同山水人传,深入人心。接着,诗人通过“大山岩岩如国君,小山郁郁如陪臣”等描述,展现了范宽在构图上的匠心独运,每一座山、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有其独特的性格与地位,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秩序与和谐。

麻九畴进一步提到,范宽的画作仿佛是画家内心世界的映射,“想君胸中有全秦”,暗示范宽对秦川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他以“掌上长安近于日,千树万树生青春”描绘出长安的繁华景象,以及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事件,如“黄金铸牛西入僰,五丁云栈通中国”,反映了古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骊山宫阙九天高,六处孱王走衔璧”,则勾勒出历史上的宫廷风云。通过这些历史元素,麻九畴展示了范宽画作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最后,麻九畴感慨于历史的兴衰更替,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他提到“华清高宴戛宫梧,舞马如何护两都”,既是对历史盛景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全诗通过对范宽画作的品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31)

麻九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筅同希颜钦叔裕之赋

牺尊青黄灾木命,羁绊剪剔伤马性。

折松为筅得之天,此君幸免戕残横。

初缘形似有代无,不料奇功乃差胜。

人间斤斧不须劳,坐中活火鸣笙箫。

千秋蛰骨养霜雪,一日奋鬣翻云涛。

岩烟击拂殷雷起,颠风蹴踏银山高。

莫嫌勺水懦无力,如捲三江都一吸。

借汝岁寒姿,扶我衰朽质。

埽除幻梦不到眼,洗刷埃霾下胸臆。

扪霞直与羡门期,一笑桑田海波白。

形式: 古风

竹瘿冠为李道人赋

东方有物字丰隆,以鸣为职驱群聋。

万头濈濈囚冻窟,欲出不出愁天公。

回寒作暖出一噫,黑帝不敢藏昆虫。

所以独为六子长,挥斥元气周神功。

车轰鼓震顷万里,六甲云风随唤起。

四阴用事合收声,犹奋狂阳鸣不已。

号令非时遭物玩,草木不凋花再蕾。

恼得司秋诉帝阍,漏泄机缄法当死。

天公大怪下桎梏,推落车中堕岩谷。

非程非马亦非人,化作苍筤一枝竹。

劲气刚风难遽销,夜闻风雨犹萧萧。

耸身直上三千尺,天公又怪干云霄。

鬼压神缚不听出,只见白云锁三日。

云散惟馀青屈盘,颐隐于脐变仙质。

道人真是万物盗,斫取为冠就天巧。

秋霜争敢上头颅,常与春风同醉倒。

此冠固奇惜未大,有冠独在方之外。

日月为藤织四时,烟霞为桦绵千载。

天潢绝汉梁虚碧,北斗旋衡簪沆瀣。

不随脂粉侣狻猊,不逐风霜陪獬豸。

一任旋乾复转坤,头上峨峨终古在。

欲作檀那施此冠,不识先生若为戴。

形式: 古风

弹琴怀山中人

门前雪垂垂,室中理朱丝。

手按十三徽,心飞天一涯。

故人渺何许,万里惊鸿飞。

试凭朱丝语,一声声亦悲。

一弹雪欲落,再弹雪正作。

只在此山中,故人今忧乐。

我欲弹文王,岐山云渺茫。

我欲鼓曾子,无田可耘耔。

道远望不及,千山复万水。

思君复思君,正恐须髯皤。

后夔若不来,奈此宫商何。

春风早晚起,百鸟喧庭柯。

时携一尊酒,为君奏云和。

形式: 古风

夏日

亭柯碧合龙蛇影,睡起辘轳鸣晓井。

一帘晓雨捲不晴,槐花满地黄金冷。

屈指西风又到门,相思团扇欲生尘。

何时万户垂杨里,高揖金鞭逢故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