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其十五)

古路翛然倚太虚,行玄犹是涉崎岖。

不登鸟道虽为妙,点捡将来已触途。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古道孤独地依靠在广阔的天空边,行走在神秘之道仍然充满艰难险阻。
即使不走那鸟儿才能飞过的险峻小径虽然被视为高妙,但沿途的探索已经触及常规之路。

注释

古路:古老的山路。
翛然:孤寂、自在的样子。
太虚:天空,这里指广阔的空间。
行玄:行走于神秘之道。
涉崎岖:经历艰难险阻。
鸟道:险峻难行的小路,比喻极难攀登的路径。
妙:高妙,非凡。
点捡:探索,检视。
触途:触及常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深远而悠然的古道,仿佛直入虚空,诗人行走其中,体验着玄妙而崎岖的旅程。虽然未踏鸟道般寻常路径,但这独特的探索方式实际上已经触及了某种生活或哲理的边界。整首诗寓含了对超越常规、寻求深刻体验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道路虽险,但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诗人释子淳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12)

释子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一首(其二十六)

这般消息不寻常,蟾桂枝枝布远香。

昨夜姮娥呈巧妙,眼睛直上绣鸳鸯。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一○一首(其九十五)

水澄月满道人愁,妙尽无依类莫收。

劫外正偏兼带路,不萌枝上辨春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一○一首(其四十)

虽然答尽深深意,争奈投机句未亲。

欲曾本来无垢的,更须入水见长人。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一○一首(其十八)

本地灵明无一物,几人认得黄金骨。

扶锹肩上便行时,大辩从来还若讷。

形式: 偈颂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