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本地灵明无一物,几人认得黄金骨。
扶锹肩上便行时,大辩从来还若讷。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淳所作的《颂古》系列中的第十八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本地灵明无一物”暗示了禅宗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即心灵的本然状态是空灵无物的。接下来的“几人认得黄金骨”则暗喻了真正的智慧或佛性是内在的,不易被人轻易察觉,犹如隐藏在黄金骨骼中的珍宝。
“扶锹肩上便行时”描绘了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禅者即使在劳作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觉知,这体现了禅修的日常生活实践。“大辩从来还若讷”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大智慧往往是质朴而深沉的,不善言辞,如同沉默的智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和禅宗的象征手法,传达了禅宗关于内在觉悟和智慧的深刻见解。
不详
一句相酬难取则,轮王不化阎浮国。
无边刹海浪痕平,独驾泥牛耕月色。
虚堂寂寂夜深寒,携得瑶琴月下弹。
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
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王鞭高举击金门,引出珊瑚价莫论。
回古轮王全意气,不彰宝印自然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