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怀归诗

怅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

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

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

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怀念家乡的愁苦情感。开篇“怅然集汉北,還望岨山田”两句,设定了诗人的心境和所处环境,表达了他内心的不快与对远方家乡的眷恋。接下来的“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描绘了一片错落有致、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深。

“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一句,则是通过地理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旅途之感和对故乡的怀念。紧接着,“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两句,以变化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从而加深了诗人秋思的悲凉。

“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一句,点明了时节之秋,同时以“帝子”的神秘降临,衬托出“客人”的孤独与哀愁。之后,“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探询和对归途的渴望,数字“数千”强化了离别之长和思念之深。

最后,“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几句,以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不安与困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对往昔岁月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时节变迁的深刻感悟,勾勒出了一幅秋思图。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旅人怀乡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荐豆呈毛血歌辞

时恭时祀,有物有则。伊我上圣,实抱明德。

牺象交陈,郁尊四塞。黍惟嘉谷,酒惟玄默。

荐通苍祇,庆覃黎黑。愿灵之降,祚家佑国。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贻袁常侍诗

昔我别楚水,秋月丽秋天。

今君客吴坂,春色缥春泉。

幽冀生碧草,沅湘含翠烟。

铄铄霞上景,懵懵云外山。

涉江竟何望,留滞空采莲。

驻情光气下,凝怨琴瑟前。

珠贝性明润,兰玉好芳坚。

不以宿昔岨,怀愧期暮年。

形式: 古风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十二)

华树曜北林,芬芳空自宣。

秋至白云起,蟪蛄号庭前。

中心有所思,虚堂独浩然。

安坐咏琴瑟,逍遥可永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三)

白露淹庭树,秋风吹罗衣。

忠信主不合,辞意将诉谁。

独坐东轩下,鸡鸣夜已晞。

总驾命宾仆,遵路起旋归。

天命谁能见,人踪信可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