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风阁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为韵分得馀静二字(其一)

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

晨昏霤声中,我怀何时舒。

秋阳出顽云,杲杲照我裾。

言登秋风阁,乘兴安可徐。

猗纡下铜鞮,缥缈凌紫虚。

锦叶眩林表,金包垂霜馀。

栖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

我游获所适,况乃弗为鱼。

放意宇宙间,所至皆吾庐。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漫游江海,一生无定居之心。
劳碌的车马困于阴雨,湿气使衣物腐朽。
日日夜夜,我在漏水声中思绪难舒。
秋日阳光穿透乌云,照亮我的衣襟。
登上秋风阁,我兴致高昂,怎肯慢慢闲逛。
曲折而下至铜鞮,飘渺间升入高空。
华丽的树叶在林间闪烁,金色包裹着霜后的果实。
我在草木丛中栖息,积水印在茭蒲上。
我的游历让我找到适合之处,何须做鱼儿。
我放开心胸,在这天地间自由漫步,哪里都是我的家。

注释

缪蹈:漫步、游历。
靡怀居:无定居之心。
役车:劳碌的车马。
蒸腐败衣袽:衣物因湿气而腐烂。
晨昏霤声:日日夜夜的漏水声。
杲杲:明亮的样子。
秋风阁:秋天的阁楼。
猗纡:曲折。
缥缈:隐约、飘渺。
栖苴:栖息在草丛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登上一座名为“秋风阁”的高处,俯瞰下方景色之美的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己生命轨迹的回顾与思考。这里,“缪蹈”一词形容行走的样子,既有轻盈自如之感,也带有一种不羁自由的意味。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则写出了诗人在某次外出的情景,车辆行驶在阴冷的雨中,连衣服都被雨水浸湿。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晨昏霤声中,我怀何时舒。”诗人在早晚的时间听到细雨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某个美好时刻的期待与向往。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他渴望着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舒适。

“秋阳出顽云,杲杲照我裾。”当秋天的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照耀在诗人身上,这个景象既写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的心情得以开朗。

“言登秋风阁,乘兴安可徐。”诗人提到自己登上秋风阁,这里的“乘兴”意味着随着情感的流动而行事,“安可徐”则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享受当下的心态。

接下来的几句:“猗纡下铜鞮,缥缈凌紫虚。锦叶眩林表,金包垂霜馀。”描述了秋风阁上美丽的景色和装饰,诗人用“猗纡”形容铜制的马嚼声响,马儿在空中飞驰;“缥缈凌紫虚”则是对高空云彩的描绘;“锦叶眩林表”写的是金光闪耀的树叶,而“金包垂霜馀”则形容着金饰上挂着晶莹的霜冻。

最后,“栖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我游获所适,况乃弗为鱼。放意宇宙间,所至皆吾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愿意像鸟儿一样栖息于林中,以自然界为自己的居所。他说自己在游历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种感觉比鱼儿在水中还要自如。最后,诗人将自己的精神放逐于宇宙之间,无论去到哪里,那里都是他心灵的栖息之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平静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风阁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为韵分得馀静二字(其二)

山客水不觌,烝云日如甑。

陵陆混泥沙,黯惨度朝暝。

晨霞送晴色,喜见天面莹。

江光剑归匣,云收四山静。

高阁眺空无,复见前日胜。

回思困涂潦,惝恍如昔病。

登临勿太息,秋风渐焱劲。

形式: 古风

三冈亭在邑西南三十里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使魏夜与范雎言先生待我于三冈亭之南是也

贱人敢图柄,时哉天步艰。

相尔箦中意,三亭宁腼颜。

佩印能几时,网成已入关。

宣言往代汝,天道真可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三月三日

柳眼脱壳花将飞,麦梢弄黄青穗肥。

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误落沾人衣。

树外浮阳湖水渌,漠漠不动含晴晖。

沙暖浴凫遗翠羽,岸深老蚌吐明玑。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三醉石诗

伊昔三逸人,醉卧扪白云。

其间欧醉翁,翊戴建殊勋。

山灵岂羡尔,应复勒移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