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道中

阿伧日日醉仙螺,春兴毰毸可奈何。

水漫溪桥分绿远,鸟来山坞落红多。

东风吹柳千村静,丽日行天六幕和。

老我得归尘虑息,也随樵叟学山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沙溪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首句“阿伧日日醉仙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每日沉浸在美酒之中,仿佛与仙人共饮的情景,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寄托的一面。

“春兴毰毸可奈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无奈情绪,或许是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感叹。

“水漫溪桥分绿远,鸟来山坞落红多”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溪水在桥下流淌,远处的绿色渐次展开;山坞中,红花纷飞,鸟儿穿梭其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东风吹柳千村静,丽日行天六幕和”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春风轻拂,柳树轻轻摇曳,整个村庄都显得格外宁静;阳光明媚,天空一片祥和,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老我得归尘虑息,也随樵叟学山歌”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放下尘世烦恼的心愿。他希望像山中的樵夫一样,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通过学习山歌来寻找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追求。

收录诗词(82)

林廷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 号:南涧翁
  • 生卒年:1483

相关古诗词

正德辛未八月曾宿大安有诗糊粘于壁今次其韵

松阴满地昼庭空,高卷朱帘许燕通。

旅兴总归山色外,春光半在鸟声中。

苔荒石径千家雨,花落瑶阶几树红。

峭壁四时烟不断,却因何事叹飘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兴

襜褕快爽得馀凉,深觉莼鲈兴味长。

归雁远投江菼暮,钓船清带渚兰香。

风高海国榕犹绿,秋尽家园橘渐黄。

村酒醒来还更醉,却嫌风月惹人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庄秋兴

晴峰晓带鹧鸪斑,碧海茫茫咫尺间。

夜雨灯前孤影在,秋风江上几人还。

满偿暮景逍遥愿,参透尘寰梦觉关。

天外浮云随手变,青山常伴野翁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步出西华韵

晴波东注绕宫坊,垂柳依依半负墙。

莺语巧含春雨腻,燕泥清带落花香。

浮萍密藻还相碍,水鸭沙鸥两不妨。

缓步却疑非世界,蓬莱仙境属吾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