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补阙山居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高尚品格的客人居住在谏垣坊,白云环绕的清静之地。
马儿饥饿时以落叶为食,病弱的鹤在夕阳下晒太阳。
野外的雾气使早上的烛火显得昏暗,溪边的纸张沾染了皇室的香气。
我们相约在菖蒲和墙壁边,夜晚谈论诗句,时间似乎格外漫长。

注释

高节:高尚的节操。
谏垣: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官员住所。
白云居:清静的住处,可能隐喻高洁之士。
静坊:宁静的街坊。
马饥:马匹饥饿。
餐落叶:以落叶为食。
鹤病:鹤鸟生病。
残阳:傍晚的阳光。
野雾:野外的雾气。
朝烛:早晨的烛火。
惹:沾染。
御香:皇家的香气,可能指宫廷用香。
相招:互相邀请。
倚蒲壁:靠着菖蒲和墙壁。
论句:讨论诗句。
夜何长:夜晚为何如此漫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开篇“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其中“高节”指的是高洁的节操,“谏垣”则是古代对朋友或知己的尊称,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白云”象征着纯净和自由,隐喻诗人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接着,“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体的艰难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同情心。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则描绘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早晨景象,其中“野雾昏朝烛”形容的是早上浓重的雾气如同灯光一般,“溪笺惹御香”则是说清新的溪水声音触动了诗人对往昔皇家生活的回忆或联想。这里的“御香”可能指的是过去宫廷中的香料,暗示诗人曾经与皇室有过联系。

最后,“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则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交流。他们在茅草搭成的小屋中倾谈,时间仿佛变得漫长无边。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理想。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叙旧游寄栖白

老着重袍坐石房,竺经休讲白眉长。

省冲鼍没投江岛,曾看鱼飞倚海樯。

晓炙冻盂原日气,夜挑莲碗禁灯光。

吟诗五岭寻无可,倏忽如今四十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将之蜀别友人

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

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

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

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

浴马池西一带泉,开门景物似樊川。

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

索米夜烧风折木,无车春养雪藏鞭。

缙绅处士知章句,忍使孤窗枕泪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隐居官舍感怀

风吹烧烬杂汀沙,还似青溪旧寄家。

入户竹生床下叶,隔窗莲谢镜中花。

苔房毳客论三学,雪岭巢禽看两衙。

销得人间无限事,江亭月白诵南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