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乍见惊胡妇,相嗟遇楚兵。
北来鸿雁密,南去骆驼轻。
芳草中原路,斜阳故国情。
明朝五十里,错做武陵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初三时经过小清口所见所感。开篇“乍见惊胡妇,相嗟遇楚兵”两句,通过对异族妇女和南楚士兵的遭遇的描述,展示了边疆战乱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战争带来的离乱与哀伤。
接下来的“北来鸿雁密,南去骆驼轻”一联,以鸟兽的迁徙形象,强化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动静之美,也暗示着人间的繁华与寂寞。
中间两句“芳草中原路,斜阳故国情”则转向诗人对故土的情感表达。春日的芳草和斜阳投射下的温暖光线,都让诗人心生眷恋之情,但这种美好又是建立在离别与怀念之上的。
末了的“明朝五十里,错做武陵行”则透露出诗人的旅途经历。在清晨的五十里路程中,因地理位置的混淆而误以为自己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武陵,这不仅是对空间认知的迷茫,也反映了人在面对未知和变化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怀。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沧洲棹影荻花凉,欸乃一声江水长。
赖有莼风堪斫脍,便无花月亦飞觞。
山中世已惊东晋,席上人多赋晚唐。
何处鱼羹不可饭,蚤拚泉石入膏肓。
倏忽当年遇,蒙茸几度披。
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
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
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
烟云开窈缈,荆棘剪离披。
蜡屐上下齿,竹枝长短词。
半山江色透,独树午阴迟。
世上儿孙老,有人犹看棋。
江山闲胜赏,万户不须留。
客醉客多事,吾诗吾自酬。
夕风吹绛蜡,春色漾黄流。
宾从归来夜,滁翁无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