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倏忽当年遇,蒙茸几度披。
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
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
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士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从“倏忽当年遇,蒙茸几度披”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他似乎在回顾与大自然相处的点滴美好,每一次揭开大自然的面纱都是对心灵的一次触动。
“水霞明画卷,草树幻骚词”则是对山中景致的生动描绘。水中的光华如同画卷一般美丽,草木间隐现着诗意,这些意象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图景。
“鸟过目不瞬,江流意自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专注和沉醉。即便是鸟儿掠过眼前,也不愿眨眼错过那一刻的美好;江水缓缓流淌,似乎也在配合诗人的心境,变得更加从容不迫。
最后,“世人空黑白,一色看坡棋”则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在他看来,红尘俗世的一切是那样的单调无趣,而自己却能够在山中找到一片清净的天地,就像观看棋局一般,看破了世间的是非成败,只剩下那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烟云开窈缈,荆棘剪离披。
蜡屐上下齿,竹枝长短词。
半山江色透,独树午阴迟。
世上儿孙老,有人犹看棋。
江山闲胜赏,万户不须留。
客醉客多事,吾诗吾自酬。
夕风吹绛蜡,春色漾黄流。
宾从归来夜,滁翁无此游。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门外苍松一水修。
不必清高逼巢许,祇教潇洒胜由求。
空花自满三千界,老树相看五百秋。
坐有鹰扬人物在,怕牵昨梦上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