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斋烧沉水香

草木抱真性,植根良独异。

当其枯槁时,众目安能识。

藉此星星火,可以格上帝。

鼻端绝往来,混然在一气。

氤氲托冥会,非关有夙契。

欲索已寂如,肺腑无不至。

彼此本同源,静中得其理。

何亲复何疏,当入枯鱼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名为《雪斋烧沉水香》。诗中以“雪斋”为背景,描绘了在冬日雪后静谧的禅室中,诗人点燃沉水香的情景。

首句“草木抱真性,植根良独异”,诗人借自然界的草木,表达出万物皆有其本质和独特之处,暗示着人亦应保持本真,不被外界所改变。接着,“当其枯槁时,众目安能识”则指出事物在衰败之时,往往难以被人察觉或理解,强调了观察事物需全面深入。

“藉此星星火,可以格上帝。鼻端绝往来,混然在一气。”这里运用象征手法,将点燃的香比喻为“星星火”,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觉醒,能够直通至高无上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鼻端绝往来”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状态,与“混然在一气”共同营造出一种与宇宙和谐共存的意境。

“氤氲托冥会,非关有夙契。”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状态并非偶然,而是内心与宇宙之间自然的共鸣与融合。最后,“欲索已寂如,肺腑无不至。”表达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灵深处的寂静与平和,能够触及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展现出一种深刻而纯粹的内在体验。

“彼此本同源,静中得其理。”总结了万物皆源于同一本源,静心才能领悟宇宙真理的哲思。最后,“何亲复何疏,当入枯鱼肆。”以“枯鱼肆”为喻,说明在静观万物时,不应区分亲疏,应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体现出一种博爱与包容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愿望。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同我存围棋

世事尽如此,黑白安足争。

雪片大如掌,栖身复打枰。

十指化作水,犹闻落子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雪晴见月

月以雪为骨,雪以月为神。

孤僧立其际,相与共一身。

僧老身易槁,雪薄骨成尘。

独留一片月,千年照海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一叶吟

众叶落地死,一叶枝上留。

虽自保朝夕,其奈无朋俦。

天日远不照,霜雪临其头。

大枝且摧折,尔叶能无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残菊

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