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

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残菊》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描绘残菊的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界的感悟。

首句“菊开人尽赏”,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热闹景象,众人皆来观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菊残人尽弃”则转折,当菊花凋零之时,人们便不再关注,弃之不顾,体现了世态炎凉,物是人非的感慨。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诗人回忆起过去赏花时的不经意,而现在却能从中看出更深的意义。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力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描述了残菊在严冬中的艰难处境,严霜摧折其根,寒风不停吹拂,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情。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这句话赞美了残菊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不放弃生命,不向死亡屈服的精神,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待。前者的美好无法挽留,后者的新希望尚未到来,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最后两句,诗人以残菊自比,表达了自己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心志,即使在冰冷的环境中也愿意坚持下去,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残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脆弱性,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高过访

小阮如锋锐,大阮淡如水。

如锋令人歌,如水令人醉。

共割一片毡,南北馀二里。

不约过僧庐,久置人间礼。

趺坐草团中,相视忘我尔。

问禅禅不知,问字祸之始。

不见双足间,斑斑馀十趾。

正当语笑欢,忽然发长忾。

岂为逼饥寒,各有胸中事。

形式: 古风

瓶中芍药花

眷兹瓶中花,疑我梦中身。

我身半泥土,花开如有神。

忆昔少小遇,灿烂京华春。

富贵久凋落,金谷尽荒榛。

胡为留绝域,气色倍鲜新。

红白各异致,相对成芳邻。

白者性颇耐,红者先委尘。

因以悟物理,淡薄保其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读杜诗

所遇不如公,安能读公诗。

所遇既如公,安用读公诗。

古人非今人,今时甚古时。

一读一哽绝,双眼血横披。

公诗化作血,予血化作诗。

不知诗与血,万古湿淋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砚

余家端溪旁,持斧斲溪骨。

岁深积成林,真气资蓬勃。

一从板荡来,散作磨刀石。

墨池鼓风波,焚之恨无及。

奇觏乃于斯,转复生叹息。

古绣若苔斑,莹然马肝色。

沿缺中已凹,定是千年物。

黑松发黯光,滑泽水不竭。

想其在空岩,无心求赏识。

良工苦经营,因以珍几席。

不知前代人,研尽几斗血。

神物固不常,自然遭磨折。

笑彼卞氏璞,欲遇徒三刖。

如何抱坚贞,静默守寒碛。

我见岂偶然,为之重拂拭。

再拜置诸怀,永以伴幽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