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阶前紫玉似人长,可怪龙孙久未骧。
第放烟梢出檐去,此君初不畏风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紫玉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和情感的寄托。
"阶前紫玉似人长"一句,以形象的比喻传达出紫玉竹的姿态,如同一个个性十足的人儿在庭院中自在地生长。"可怪龙孙久未骧"则是诗人对这静谧景致的感慨,似乎连那高贵的龙孙也为之沉醉,不忍心去打扰。
接下来的两句"第放烟梢出檐去,此君初不畏风霜",通过紫玉竹在天气变化中依然傲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坚韧不拔品质的赞赏。紫玉竹如同一位不畏艰险的君子,即便是烟霭缭绕或风霜凛冽,也无法动摇它的生机与气节。
整首诗通过对紫玉竹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坚韧、美好和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之情。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回首长城卧落霞,云开桂影过昏鸦。
不须更要千红翠,醉眼灯前已乱花。
秋云作伴更谁俱,颇惯登山不用扶。
笑怪河阳种花手,杖藜破雨觅菖蒲。
皂盖铜章久污人,青鞋布袜亦生尘。
今朝独向秋云里,幻出林泉自在身。
溅溅小水碧逶迤,丛菊寒深蔓翠垂。
采得菖蒲未归去,满身烟雨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