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我独自在天地间焦虑地挠头,频繁拔下白玉簪子。
皇帝的车驾远在北方的三极之地,而我却身处南方的五湖之间。
对朝廷的眷恋使我心力憔悴,自感才能不如杞楠这样的良木。
在这乱世中难以自救,最终只能在湘潭老去。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如同抚摸着空寂的大自然头颅,不断拔下头上的白玉簪子,显示出一种深沉的忧思与无奈。

接着“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则是对自己处境的描绘。皇舆指帝王之车,三极北可能暗示着朝廷的权力中心;而身事五湖南,则显示诗人个人生活和心志所系于江南五湖一带,这两句间接表明了诗人内心对于国家政治中心与自己个人的距离感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此处“恋阙”意指对宫阙的留恋和牵挂,而“劳肝肺”则是形容内心的忧虑与辛劳;“论材愧杞楠”则显示了诗人在才华上自谦,感到自己不如古时贤才。整体来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才情上的不足。

最后,“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则是对时局的无奈感受和个人的宿命感。乱世之中,身处离乱之地,无法自我解脱,最终只能接受自己成为“老湘潭”,即在湖南地区默默度过一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个人的无力感和宿命观。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

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

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

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

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溪涨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

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

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

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

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

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

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滟滪

滟滪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

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横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