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华严院僧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独自居住在荒凉的庭院中,
烛光映照窗户,还留有昨夜的烟雾。

注释

一身:独自一人。
依止:居住。
荒闲院:荒废寂静的院子。
烛耀:烛光照亮。
窗中:窗户内。
宿烟:残留的烟雾。
遍礼:逐一礼拜。
华严经:佛教经典《华严经》。
字:经文。
不曾:从未。
行到:走到。
寺门:寺庙门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深厚的佛学修养。"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居僧院,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烛耀窗中有宿烟"更透露出一种时间的静谧与沉淀。

接着的"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内化。他虽未亲自步出寺门,却已在心中遍历了《华严经》的每一个字,每一段教义,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修持。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佛学的敬仰与专注,以及通过阅读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远,通过对僧院生活和佛经研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世间的修养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赠李司议

汉庭谁问投荒客,十载天南着白衣。

秋草茫茫恶溪路,岭头遥送北人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赠姚合

丹凤城门向晓开,千官相次入朝来。

唯君独走冲尘土,下马桥边报直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赠施肩吾

世间渐觉无多事,虽有空名未著身。

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赠道士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

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