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诏书稀少日何长,闲枕通中睡一场。
院吏报来丞相出,紫微花影上东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与悠然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里的情感体验。
"诏书稀少日何长"表明官府的文书不多,时间过得很慢。"闲枕通中睡一场"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随意躺在床上沉浸于美好的梦境之中。
接下来的"院吏报来丞相出"显示了官府生活中的某种形式主义,即便是高级官员的外出,也需要由低级官吏进行报告。最后,"紫微花影上东廊"则是对诗人所在环境的一种描绘,通过花的阴影映照在走廊上的美景,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官场生活中闲适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同试五题为县吏,共求三字作词臣。
西垣谪宦何须恨,若比罗三是幸人。
一枝丹桂谩成名,一片绯衫未是荣。
赖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
生死虽殊道义存,晓来襟袖有啼痕。
只应知我方憔悴,时向商山入梦魂。
荒凉故宅何人住,寂寞孀妻即日还。
一岁婴儿安健否,巨源虽在谪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