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白鹿何时被驯养,让人惊奇它仍未温顺。
只有在轩车之中,它才展现出本性,饮食还需依赖人类。
它的倒影映在冰上,如同雪花飘落在尘埃。
独自游荡想必已疲倦,突然看见仿佛神灵降临。
野外景色明亮,漫步其中,草地如烟雾般铺展,适合休息。
它的独特姿态引人喜爱,清冷之意又有谁能真正亲近。
阳光温暖,山间作物熟透,微风轻拂,涧边草木似春。
何时能解开束缚,让它自由奔跑,回归天性的纯真。

注释

白鹿:一种传说中的祥瑞动物。
惊猜:惊讶猜测。
饮食:生活所需。
照影:倒影在水面。
异姿:与众不同的姿态。
清意:清冷而深沉的心意。
山苗:山间的农作物。
缰絷:马的缰绳,这里比喻束缚。
天真:自然本性,未经雕琢的纯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诗,以白鹿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白鹿的喜爱和对其自由天性的向往。首联“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描绘了白鹿的来历和初时的警觉与难以驯服,暗示其野生的本性。颔联“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则揭示了白鹿虽然被圈养,但仍保留着自然的习性和对人的依赖。

颈联“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通过生动的场景,写出白鹿在水边倒影如冰,毛色洁白如雪,形象鲜明。接着,“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表达了诗人对白鹿孤独游走的怜悯,以及它突然出现时给人带来的惊奇感。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描绘了白鹿在野外漫步,享受宁静的自然景色,以及它自在地躺在草丛中的画面。尾联“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白鹿能够挣脱束缚,回归自然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白鹿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以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自柘城还府马上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

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

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

城池高受雾,濉涣暖生烟。

送客情初恶,还家意稍便。

旋闻夫事起,已过佛灯然。

簿领何时毕,尘埃空自怜。

南湖渐可到,早治木兰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李简夫挽词二首(其一)

老成浑欲尽,吊客一潸然。

遗事人人记,清诗句句传。

挂冠疏傅早,乐世白公贤。

叹息风流在,埋文得细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张安道读杜集

我公才不世,晚岁道尤高。

与物都无著,看书未觉劳。

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

杜叟诗篇在,唐人气力豪。

近时无沈、宋,前辈蔑刘、曹。

天骥精神稳,层台结构牢。

龙腾非有迹,鲸转自生涛。

浩荡来何极,雍容去若遨。

坛高真命将,毳乱始知髦。

白也空无敌,微之岂少褒。

论文开锦绣,赋命委蓬蒿。

初试中书日,旋闻鄜畤逃。

妻孥隔豺虎,关辅暗旌旄。

入蜀营三径,浮江寄一艘。

投人惭下舍,爱酒类东皋。

漂泊终浮梗,迂疏独钓鳌。

误身空有赋,掩胫惜无袍。

卷轴今何益,零丁昔未遭。

相如元群世,惠子谩临濠。

得失将谁怨,凭公付浊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馀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