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安道读杜集

我公才不世,晚岁道尤高。

与物都无著,看书未觉劳。

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

杜叟诗篇在,唐人气力豪。

近时无沈、宋,前辈蔑刘、曹。

天骥精神稳,层台结构牢。

龙腾非有迹,鲸转自生涛。

浩荡来何极,雍容去若遨。

坛高真命将,毳乱始知髦。

白也空无敌,微之岂少褒。

论文开锦绣,赋命委蓬蒿。

初试中书日,旋闻鄜畤逃。

妻孥隔豺虎,关辅暗旌旄。

入蜀营三径,浮江寄一艘。

投人惭下舍,爱酒类东皋。

漂泊终浮梗,迂疏独钓鳌。

误身空有赋,掩胫惜无袍。

卷轴今何益,零丁昔未遭。

相如元群世,惠子谩临濠。

得失将谁怨,凭公付浊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和张安道读杜集》。诗人以赞许和敬仰的态度评价了杜甫的才华与诗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安道阅读杜诗的共鸣。诗中提到杜甫的诗歌深得《老子》、《易经》之精微,以及《庄子》、《楚辞》之奇韵,显示出杜甫诗歌的深度和广度。诗人感叹近世缺乏像沈佺期、宋之问那样的大家,而前辈如刘禹锡、曹操则被推崇。

苏辙还描绘了杜甫的诗歌风格豪放,如同天马行空,又如巨鲸激起波涛,充满力量。他将杜甫比作文坛的命将,才华横溢。然而,杜甫一生漂泊,身处困境,他的诗歌虽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诗人感慨自己与杜甫的命运相似,虽然才华出众,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

最后,苏辙表示,尽管自己的文章未能得到广泛认可,但他并不因此而沮丧,而是选择以诗酒自乐,寄情于渔樵生活,表达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杜甫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

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馀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梁仲策以其伯兄卓如所书“太公哀启”及汤觉顿“蔡松坡祭文”合装一卷名曰《攒泪帖》求题

述哀家园忍重论,墨沈犹新泪亦温。

宁比庐陵阡表痛,略同河曲寓书言。

固知信友方为孝,不独因文得幸存。

犹记项城称帝事,已牵时难入私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

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

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

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

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试院唱酬十一首.观试进士呈试官

松庭散朝日,棘户启秋风。

鹄鹭纷来下,旌旗俨未攻。

驰词看倚马,馀力送征鸿。

逸足谁先到,孤标想暗空。

晶荧双镜并,高下片言公。

老病方耽睡,飞沉一梦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