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谏逐古今有,例为朝政疵。
况与廊庙臣,世复恶其私。
安危治乱迹,此事姑置之。
傥未监谤者,失得何须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景初所作的《送唐介南迁(其五)》。诗中,作者以历史为鉴,指出自古以来,官员被谏逐往往被视为政治体制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身居要职的人,若被指责有私心,往往会招致非议。诗人认为,国家的安危和治乱不应仅仅因为个人的得失而评判,重要的是看是否能监督并防止诽谤的发生。最后,他劝慰唐介不必过于悲伤,因为成败并非全由个人得失决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对朝政人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被贬官员的宽慰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公正和理智的追求。
不详
身任言责地,眼见公路埋。
胡宁包心颜,践履天子阶。
言出谪随至,吏送南海涯。
一臣不足惜,喋筛狈与豺。
郁郁炎海旁,气蒸雾露毒。
得罪往投畀,幸贷吭颈戮。
彼心学圣贤,于义无不足。
奈何触主威,未尝有是辱。
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
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
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
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
长蛇齿牙毒,谁使赤手捕。
六月河破堤,捧块捍奔注。
匹夫徒昭昭,天下皆慕顾。
后世有至公,此计不为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