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
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渭水西别李崙》。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低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陇右长亭堠”,设定了一种边塞的氛围,长亭堠可能是古代军事设施的一部分,也许是在边疆地区用来守望的地方。这里通过“陇右”二字,就让读者联想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边塞之地——陇右,这里有着悠久的边塞文化和丰富的情感寄托。
“山阴古塞秋”,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边塞秋景图。山阴,即山的北面,常因避暑而居;古塞,则是古老的边防设施,这里用来营造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孤寂感。“秋”字,更添了一份萧瑟与凄凉。
“不知呜咽水”,这里的“呜咽水”形象生动,传递出水流时细微的声响。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远去往事的怀念。
“何事向西流”,这句话则是诗人的感叹,他不知道水为何向西流去,或许是在暗喻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也可能是在借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水的流向似乎也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声音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留恋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边塞生活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历史变迁中人们的情感流转。
不详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湖里鸳鸯鸟,双双他自飞。
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
璧带金釭皆翡翠,一朝零落变成空。
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
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
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
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