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曲二首(其二)

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

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年轻的襄阳人,频繁出入襄阳城。
城里的轻浮少年,知道我懂得弹奏秦筝。

注释

少年:指年轻人。
襄阳地:指襄阳这个地方。
来往:频繁出入。
襄阳城:襄阳的城市。
轻薄子:轻浮的年轻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这里指某位女子。
解:懂得,擅长。
秦筝:古乐器,类似古筝。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女子怀念远方恋人之情的诗句。其中,“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两句描绘了男子在襄阳一带行走的情景,传递出一种频繁往来的忙碌和活跃,同时也映射出女子对其记挂之深。

“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则透露出女子的内心世界,她通过弹奏秦筝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里的“轻薄子”通常指的是不够成熟或轻浮的男子,但在此处更可能暗示着男子对爱情的不够深沉和专注。而“知妾解秦筝”则是女子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音乐来寻求与远方恋人之间的精神连接。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和哀愁,以及她们在封建社会中无法自由表达自我情感的无奈。

收录诗词(41)

崔国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籍贯:吴郡(今苏州)
  • 生卒年:726

相关古诗词

七夕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杂诗

逢著平乐儿,论交鞍马前。

与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后余在关内,作事多迍邅。

何肯相救援,徒闻宝剑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

天子蕊珠宫,楼台碧落通。

豫游皆汗漫,斋处即崆峒。

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

道言何所说,宝历自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宿法华寺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

此心竟谁證,回憩支公床。

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

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